太平洋战争开战时,日本陆军拥有或装备了十一年式76毫米的野战高射炮,八八式76毫米的野战高射炮,十一年式76毫米的阵地固定用高射炮,十四年式毫米的高射炮,九九式80毫米高射炮。
日本陆军三年式毫米高射炮
这些高射炮,要么口径不大,要么移动困难,要么射速太低,根本不能有效执行防空任务。最初这些问题还没有暴露出来,年中国进行的纸片轰炸只是让日本人感到有点不安,而年美国杜立特中校对日本的空袭,则让陆军认识到必须马上更新高射炮。不过日本陆军最开始没想开发这么大口径的高射炮,毫米在日本陆军的野战用火炮中都已经是难得的重炮了,所以只是研制-毫米左右的高射炮。比较典型的三式毫米高射炮。这种炮安装有辅助装弹系统,大体类似于海军的89式毫米高射炮。当美国把B-29投入到对日本的空袭中时,三式毫高射炮00米的有效射高就不太够用了。但是日本陆军航空兵又没有能够在万米以上有效拦截敌机的机种,因此日本陆军干脆来个大力出奇迹,直接下令研制毫米重型高射炮。
毫米重型高炮模型
研制工作由研制过三式毫高射炮的黑川恒太郎陆军大佐主持,由陆军技术研究所火炮设计部具体负责。由于毫米高射炮的炮身重量和后坐力要远大于毫米高射炮,因此炮架设计上,要求回旋和俯仰速度必须达标;同时毫米炮弹的重量也不是毫米炮可以比的,因此安装装弹系统势在必行。年(昭和19年)4月1日,新式高射炮研制完成,定名五式十五厘米高射炮。
全技术状态的毫米重型高炮
该炮炮身重10吨,炮管长9米(60倍口径),炮架总重45吨,可以°回旋,最大仰角85°,安装有自动装弹机,结构类似于舰炮,从弹药库提升弹药道输弹机,装填手将提升机的上重达90公斤的炮弹放置到输弹机上,火炮开闭锁和装弹都是自动完成的,通过电力和液压提供动力,当然也可以使用人工。经过试验,该炮可以在6秒左右完成装填,也就是射速理论上可以达到每分钟10发,射高可达米,射程可达米,炮弹杀伤半径30米。为了提高炮弹的杀伤力,还专门研制的延迟引信。但是对于日本来说,这些都不是最难的,最难的是炮管的制造。高射炮是典型高膛压高初速的火炮,这也是二战时期为什么很多对穿甲有要求的坦克炮或者反坦克炮是从高射炮改进而来的。不管怎么说,日本制钢厂和大阪兵工厂还是制造出了合格的炮管。
该炮模型
该炮模型,可见采用分装弹药
年两家工厂各制造了一门五式毫米高射炮,经过测试后于年两门炮被安装在了东京久我山防空阵地。这个防空阵地可不是一个简单的火炮阵地,而是一个完整的防空系统。该阵地设有地下指挥所,火炮与タチ24号(日本仿制的德国Würzburg火控雷达)雷达联动,还有很多设备用于测量风速,风向等数据,还对雷达阵地进行了加固,同时火炮上还安装了四式火炮侧电动瞄准装置。
タチ24号雷达,照片拍摄于战后
年(昭和20年)8月1日下午1点30分,久我山防空阵地上的两门炮前来轰炸的B-29编队开炮,据说一炮就击落了2架B-29,而炮弹爆炸冲击波竟然震动了米范围内的房屋。这个说法来自高射炮第联队大岛知义中佐的回忆。
然而,有人提出不同意见,一则是这一战美国没有相关机载,二则一炮击落两架敌机,这个事在二战时期的高炮防空作战重似乎不太容易实现,因为那个时代高炮的火控和弹药性能并不像后世这般先进,而且日本官方展示记载只是写了“战争已经结束,没有充分发挥它的力量”这样的话,如果真是一箭双雕,这可是值得大书特书的事情。
轰炸日本本土的B-29
当然也有记录称8月2日美国陆航在轰炸三菱石油川崎炼油时,在久我山附近被击落,不过美国人认为这时战斗机截击的战果。而美国陆航的相关官方记录中,8月1日至2日的轰炸行动,美军共有架飞机被击中,但只有两架飞机在防空炮火中受到严重损坏,13架飞机受到轻微损坏。这架飞机中,有2架失事,3架因发动机故障飞机降落在硫磺岛基地,但机组人员全部安全返回。这还是在日本防空部队和战斗机部队共同截击的结果,所以大岛的回忆可能有误。
战后这些高射炮都没有幸存下来,3号炮还没完工就在空袭中被炸毁,阵地上的一门被美军缴获,据说在运输过程中因风暴落入海中丢失,另一门也不知去向。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hl/45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