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2月16日至3月26日,太平洋战争中日 和美 爆发了硫磺岛战役,双方均死伤惨重。该战役也被称为“太平洋的绞肉机”。在此之前美 就对硫磺岛的日 进行了空海陆同击,由于日 坚固的防御工事,并未对日 造成影响。那空海陆同击是怎么回事呢?
一、美 对日 进行空中轰炸
年8月10日,美 就对小笠原群岛进行空袭,重点是硫磺岛的机场和为硫磺岛进行物资补给的中转地父岛的港口设施。至年1月2日,已累计击毁B—29六架,严重威胁着美 B—29航空基地的安全。
为压制硫磺岛日 飞机的袭扰,美 于年12月8日组织了一次海空协同突击,出动飞机架次,其中B—29重轰炸机62架次,B—24中型轰炸机架次、重巡洋舰3艘、驱逐舰7艘,共投掷炸弹吨,发射毫米炮弹发、毫米炮弹发,这样猛烈的轰击,仅仅起了短暂的压制作用。自这次海空协同突击后,美 在12月间又组织了四次类似的海空联合突击。
美 的猛烈轰击,由于日 的防御工事异常坚固,效果十分有限,对岛上两个机场也没能予以彻底摧毁,日 更加倾注全力修筑以坑道为骨干的防御工事。
一、美 对日 进行海袭
年1月26日,第三舰队司令哈尔西上将将指挥权移交给斯普鲁恩斯,第三舰队随即改称第五舰队,这是美 自年秋开始实行的新措施,为太平洋舰队配备了两套司令部指挥参谋人员,在哈尔西指挥下,番号为第三舰队;当由斯普鲁恩斯指挥时则称之为第五舰队,一般一人在前线指挥作战,另一人则在后方筹划酝酿下一次作战,这样既能充分使用兵力,又能迷惑日 。
2月10日,斯普鲁恩斯以“印第安纳波利斯”号重巡洋舰为旗舰,第58特混编队司令米切尔以“邦克山”号航母为旗舰,一起率领由12艘航母、8艘战列舰、15艘巡洋舰、77艘驱逐舰组成的航母编队驶离乌利西,经马里亚纳群岛和小笠原群岛以东,对日本本土进行轰炸。
2月17日,美 又对关东地区的机场、飞机制造厂、锚泊船舶等目标进行了轰炸。两天里,美 在空战中击落日机架,在地面上击毁日机架,给一些机场、飞机制造厂造成了一定破坏,这次空袭的效果不是很大,但却极大吸引了日 注意力。当天下午,美 航母编队离开日本外海南下,参加硫磺岛作战。
一、美 对日 进行海陆炮击
除了空袭,美 对日 还进行了海陆炮击。2月14日,威廉·布兰迪海 少将率领由6艘战列舰、12艘护航航母、5艘巡洋舰、16艘驱逐舰组成的火力支援编队离开塞班岛前往硫磺岛。2月15日,美海 部长福雷斯特尔在尼米兹陪同下到达塞班岛,听取有关硫磺岛战役的汇报,并视察战役准备。
2月16日清晨,布兰迪的火力支援编队到达硫磺岛海域,开始实施预先火力准备。所有战列舰、巡洋舰都被划分了地段,对已查明的目标逐一摧毁。为确保炮击的准确,有几艘战列舰甚至在距岸边仅米处对目标进行直接瞄准射击。
但天气不佳,岛上又是硝烟弥漫,预定的个目标只摧毁了17个。日 只以部分中小口径火炮进行反击,击伤战列舰、巡洋舰各一艘,大口径火炮出于隐蔽考虑,一炮未发。
从16日至18日三天里,美 除了舰炮火力外,护航航母的舰载机也全力出击,有的进行空中掩护;有的进行反潜警戒;有的观测校正弹着点;有的向日 阵地投掷燃烧弹,烧掉日 阵地的伪装,使之暴露出来,以便于舰炮将其消灭。
而塞班岛的轰炸机也频频前来助战,对硫磺岛进行轰炸。这三天中,硫磺岛几乎完全被美 火力轰击的硝烟所淹没,日 只得退守在坑道里无法活动。据统计,美 在登陆前共消耗炮弹、炸弹余吨,硫磺岛上平均每平方公里承受了吨,由于日 坚固的防御工事,损失轻微。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hl/45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