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的钟声仿佛还萦绕在耳畔,虽然年味逐渐散去,外出打工的人们又开始陆续踏上返程之路,但思乡的执念依旧强烈,让人不忍回想起过年的每一个瞬间。
过年期间,仿佛整座城市都被点亮了,树上缠满了闪烁的小彩灯,路灯杆上别满了发光的中国结,小区门口挂满了喜气洋洋的红灯笼,让冬日都收起了几分寒冷,不忍心破坏这美好的氛围。
也许只有离家在外的人才能体会得到,脚步落在故土的那一刻,仿佛头上的天变得更蓝,脚下的路变得更宽,心头的烦恼全部烟消云散。此时的你,哪怕闭上眼,循着年味也能找到回家的路。
家乡有句俗语“小孩小孩不要馋,过了腊八就是年。”每到腊八节就开始到处翻找五颜六色的豆子来煮粥,我想这不仅是一种习俗和美食,更是一种美好的祝愿,希望新的一年里,日子也能过得丰富多彩,有滋有味!
小时候天天盼着过年,感觉那几天吃遍了全年的美食。现在虽然离家千里之外,兜兜转转吃过了数不清的美食,却唯独心心念念妈妈包的饺子,咬一口,满口回味着思念的味道!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回家过年已经成为了中国人心底的一种情结,或者说是执念。平时路途中,人们的脸上挂着的是疲惫和无奈,而此时,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掩藏不住的欣喜,大包小包装满了年货和给孩子准备的新年礼物,哪怕是不小心碰到了对方,彼此都会一笑了之。
年味就像埋藏在人们心中的火种,春节就是那颗关键的火星,让所有人的情绪都“燃”起来。
“办年货”是春节前期准备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春节前夕,东北的集市总是异常火爆,零下二十几摄氏度的温度却抵挡不了人们“办年货”的热情,满大街摆满了对联、鞭炮以及各类美食,吆喝声、讨价声掺杂一起,满眼是人间烟火气。
“贴春联”也是春节重要的习俗,家家户户都要提前选好漂亮的红春联和福字,贴在门上既增加节日气氛,又寄托着辟邪除灾、迎祥纳福的美好愿望。依稀记得小时候顽皮,总是在大人贴春联的时候捣乱,把沾满浆糊的春联当玩具,一不小心就把新衣服弄了个大花脸,这时候也是为数几次调皮不被收拾的黄金时间。
“放鞭炮”是老祖宗最早驱除“年兽”的方法,后来逐渐成为了一个传统。爆竹声听着异常亲切,空气中到处弥漫着淡淡的硫磺味,把年味衬托的异常浓郁。尤其是到了晚上,漫天的烟花就像吹响了光明反攻黑暗的号角,绚烂的色彩像无数的流星照亮了整个天空,与万家灯火交相呼应。
“年夜饭”是一年里重要的一顿晚餐。北方人的传统观念就是在年三十晚上,天南海北的一大家子人其乐融融的聚一起,大人们围着一桌子美食推杯换盏,小辈们发送短信开始拜年,而孩子们已经开始在长辈面前磕头要起了压岁钱,幸福的定义也就不过如此了吧。
看春晚是伴随着我们80后长大的一种习惯。曾几何时印象里黑白电视机除夕这天特别忙碌,特别是晚上8点整,一家人围坐在电视机前看着春晚异彩纷呈的节目,深刻理解了“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的真正含义,总有些脍炙人口的金句和耳熟能详的旋律填满了无数人的记忆。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hl/53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