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02物质的变化与性质问题
专题概述
物质的性质与变化,是每年中考的必考题,难度不大,这类题目一般与生活实际,发明创造、传统手工艺,生活中常见的现象联系比较紧密。但学生容易混淆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所以要加以区分和练习。掌握一些解题的方法和技巧。
一、物质的变化
知识拓展
(1)物理变化常见的三种形式:状态(固、液、气)的改变,形状的改变(矿石粉碎等),某些能量形式的改变(白炽灯通电发光、放热,电能转化为光能、热能)。凡是状态、形状、某些能量形式改变而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都属于物理变化。
(2)在化学变化中,常常伴随着发生一些现象,如发光、放热、变色、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但并不是所有的化学变化都会产生上述现象,况且具有上述现象的变化也不一定是化学变化。如灯泡通电后发光放热;无色氧气加压降温变成淡蓝色液态氧;给水加热,溶解在水中的氧气以小气泡放出这三个变化都是物理变化。故我们不能被表面现象所迷惑,应学会透过现象看本质,即看是否生成了新物质。
二、物质的性质
归纳总结
1.区别:物质的变化是物质运动的形式,是一个过程,是动态的,其中包括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从描述的字眼上看,让人感觉到一种“现在进行时”的状态。如:纸张燃烧(化学变化)、钢铁生锈(化学变化)、小麦被磨成面粉(物理变化),它们都是物质的变化。
物质的性质是物质本身固有的属性,是物质在满足一定条件下发生某种变化的可能性,是静态的。在描述时通常用到“易、会、能、可以”等词语,如:煤能燃烧(化学性质)、铁在潮湿的空气中易生锈(化学性质)、玻璃易被打碎(物理性质)、镁条可以被弯曲(物理性质),这些都是物质的性质。
特色典例
1.化学改变世界的途径是使物质发生化学变化。下列变化中,主要发生物理变化的是()
A.铁锅生锈B.水分蒸发C.烟花燃放D.粮食酿酒
2.下列物质的用途既利用了物质的物理性质,又利用了其化学性质的是( )
A.铁粉做双吸剂B.二氧化碳可用于灭火
C.氢氧化钠固体作干燥剂D.一氧化碳作气体燃料
特色专练
1.下列生活中常见的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冰雪消融B.木柴燃烧C.香水挥发D.玻璃破碎
2.下列过程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干冰升华
B.铜表面形成铜绿
C.电灯发光
D.海水晒盐
3.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铁矿石炼铁B.酒精挥发C.石蜡熔化D.瓷碗破碎
4.“一带一路”是跨越时空的宏伟构想,赋予了古丝绸之路崭新的时代内涵。下列通过古丝绸之路传到国外的发明和技术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使用火药B.指南针指引航海C.用泥土烧制陶瓷D.粮食酿酒
5.下列物质的用途是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A.稀有气体用于霓虹灯B.金属铝制易拉罐
C.盐酸除水垢D.铜线制电缆
6.中华文字博大精深。下列成语的本意主要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读书破万卷B.煮豆燃豆萁C.铁杵磨成针D.秋风扫落叶
7.下列不属于我国古代化学制造工艺的是()
A.制青铜器B.烧瓷器C.火药的发明D.制作玻璃器皿
8.化学改变世界的途径是使物质发生化学变化。下列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小树苗茁壮成长B.冰块制成冰雕
C.用活性炭吸附甲醛气味D.工业上从空气中分离出氧气
9.化学改变世界的途径是使物质发生化学变化。下列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利用活性炭净化水
B.利用膜法从海水中获得淡水
C.铁矿石冶炼成铁
D.工业上从空气中分离出氧气
10.人类生活需要能量,下列能量主要是由化学变化产生的是()
A.利用风力发电B.用电水壶烧水
C.利用太阳能加热水D.利用天然气做饭
11.下列说法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
A.铝块——能导电B.金刚石——硬度最大
C.氧气——常温下是气态D.铁钉——会生锈
12.生活中许多变化都能产生热,下列放热现象主要由物理变化引起的是( )
A.木炭燃烧放热
B.生石灰与水混合生成熟石灰放热
C.白炽灯泡通电发热
D.苹果腐烂发热
13.下列变化过程不涉及化学反应的是( )
A.司母戊鼎表面出现铜绿
B.从含SiO2的沙子中提炼高纯Si
C.冬天从海水中捞碱
D.O3在紫外线作用下转化为O2
14.胆矾CuSO4·5H2O是一种蓝色晶体,受热时易失去结晶水,成为白色得无水CuSO4粉末,无水CuSO4吸收水分又会变成蓝色晶体,可用于实验室检验水分,在工业上精炼铜、镀铜等都要用到胆矾。上述对胆矾的描述中,没有涉及到的是
A.物理性质B.化学性质C.主要用途D.制取方法
15.下列物质的用途与其化学性质相关的是
A.用金属汞作温度计中的液体B.铜用于制造导线
C.用二氧化碳作温室气体肥料D.发烧病人用酒精擦身体降温
1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自来水厂净化水的过程中有化学变化
B.古籍图书着火可用泡沫灭火器扑灭
C.二氧化碳有毒可致人死亡
D.氮气用于食品防腐,利用了它的物理性质
17.下列物质的用途利用了其化学性质的是
A.铜做导线B.天然气做燃料
C.氢气填充探空气球D.用金刚石切割玻璃
18.下列物质的用途中,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A.银用于制作导线B.干冰用作制冷剂C.铜用于制作铜火锅D.赤铁矿用于炼铁
特色典例
1.
B
A、铁锅生锈后生成了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选项错误;
B、水分蒸发只是水由液态变为气态,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选项正确;
C、烟花燃放时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选项错误;
D、粮食酿酒是粮食中的糖类转化成酒精的过程,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选项错误,故选B。
2.
B
化学性质是通过化学变化才表现出的性质,物理性质是不通过化学变化就表现出的性质。
A、铁粉做双吸剂,是铁和氧气和水共同作用的结果,属于化学性质,故A不正确;
B、二氧化碳可用于灭火,是二氧化碳不燃烧、不支持燃烧,属于化学性质,还利用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属于物理性质,故B正确;
C、氢氧化钠固体作干燥剂,利用氢氧化钠吸水性,属于物理性质,故C不正确;
D、一氧化碳作气体燃料,是一氧化碳能燃烧,属于化学性质,故D不正确。故选B。
特色专练
1.
B
化学变化是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
A、冰雪消融是物质状态的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A不正确;
B、木柴燃烧生成二氧化碳等,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B正确;
C、香水挥发过程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C不正确;
D、玻璃破碎,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D不正确。
故选B。
2.
B
A、干冰升华是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只是状态发生了变化,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
B、铜生成铜绿过程中有新物质铜绿生成,属于化学变化,符合题意;
C、电灯发光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
D、海水晒盐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故选B。
3.
A
A、铁矿石炼铁生成了铁,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B、酒精挥发只是物质状态发生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C、石蜡熔化只是物质状态发生了变化,属于物理变化;
D、瓷碗破碎只是瓷碗的形状发生了变化,属于物理变化。
故选A。
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4.
B
A、使用火药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A不符合题意。
B、指南针指引航海,只是指示南北,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B符合题意。
C、用泥土烧制陶瓷过程中有新物质的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C不符合题意。
D、粮食酿酒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是否有新物质的生成。
5.
C
A、稀有气体通电会发光,可以用来作电光源,利用的是稀有气体的物理性质,故A不符合题意;
B、金属铝具有延展性,因此可以制作易拉罐,利用铝的物理性质,故B不符合题意;
C、盐酸除水垢,是盐酸和碳酸钙反应,利用盐酸的化学性质,故C符合题意;
D、铜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可以用作电缆,利用的物理性质,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6.
B
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叫化学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叫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特征是:有新物质生成。判断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依据是: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读书破万卷、铁杵磨成针、秋风扫落叶都没有新的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煮豆燃豆萁是燃烧现象,燃烧时有新物质生成,所以属于化学变化。
故选:B。
本考点考查了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别,基础性比较强,只要抓住关键点:是否有新物质生成,问题就很容易解决。
7.
D
A、制青铜器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制造工艺,是在商代产生,是我国古代的化学工艺,不符合题意;
B、烧制瓷器的原理:瓷器是以粘土为主要原料以及各种天然矿物经过粉碎混炼、成型和煅烧制得的材料以及各种制品,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工艺,是我国古代就产生的,是我国古代的化学工艺,不符合题意;
C、火药的主要成分有硫磺、木炭、硝酸钾等物质,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工艺,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是我国古代的化学工艺,不符合题意;
D、制作玻璃器皿最早是古埃及人发明的,不是从我国产生,符合题意。故选D。
8.
A
A、小树苗茁壮成长过程中涉及光合作用,有新物质生成,是化学变化,符合题意;
B、冰块制成冰雕只是物质形状的改变,没有新物质的生成,是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
C、用活性炭吸附甲醛气味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的生成,是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
D、工业上从空气中分离出氧气是利用液氧和液氮的沸点不同将氧气和氮气分离,没有新物质生成,是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
故选A。
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是化学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是物理变化。
9.
C
A、活性炭净化水时,活性炭将水中的色素和具有异味的物质吸附到其表面,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选项错误;
B、利用膜法从海水中获得淡水时,只是将水与可溶性物质进行了分离,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选项错误;
C、铁矿石冶炼成铁时,铁的氧化物失去氧元素生成铁单质,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选项正确;
D、工业上从空气中分离出氧气,只是将空气的组成成分分离开,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性质,选项错误,故选C。
10.
D
化学变化是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
A、利用风力发电,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A不正确;
B、用电水壶烧水,利用导热性,属于物理变化,故B不正确;
C、利用太阳能加热水,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C不正确;
D、利用天然气做饭,天然气点燃生成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故D正确。故选D。
11.
D
化学性质是在化学变化中体现出来的性质,物理性质是不需要化学变化体现出来的性质;
铝能导电、金刚石硬度最大、氧气常温下为气态都是不需要化学变化体现出来的性质,属于物理性质;铁生锈是铁生成氧化铁的过程中体现出的性质,属于化学性质;
故选D。
12.
C
A、木炭燃烧时能生成二氧化碳,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不符合题意;
B、生石灰与水反应能生成氢氧化钙,属于化学变化,不符合题意;
C、白炽灯泡通电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符合题意;
D、苹果腐烂时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3.
C
A、司母戊鼎表面出现铜绿,是铜与氧气、水、二氧化碳共同作用的结果,属于化学变化,A不符合题意;
B、从含二氧化硅的沙子中提炼高纯Si,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将二氧化硅中的硅还原出来,B不符合题意;
C、冬天从海水中捞碱,是将析出的碳酸钠从海水中捞出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C符合题意;
D、臭氧在紫外线作用下转化为氧气,由一种物质转化为另一种物质,属于化学变化,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4.
D
A、胆矾是一种蓝色晶体,描述是的物理性质,故A选项不符合题意;
B、受热易分解,是胆矾的化学性质,故B选项不符合题意;
C、可用于实验室检验水分,在工业上精炼铜、镀铜等都要用到胆矾等是胆矾的用途,故C选项不符合题意;
D、材料中没有涉及胆矾的制取方法,故D选项符合题意;
故答案选D。
15.
C
A、用金属汞作温度计中的液体,利用了金属汞热胀冷缩的性质,属于物理性质;
B、铜用于制造导线利用了铜良好的导电性,物理性质;
C、用二氧化碳作温室气体肥料是因为二氧化碳可以促进光合作用生成氧气,是在化学变化中体现的性质,属于化学性质;
D、发烧病人用酒精擦身体降温利用了酒精挥发吸热,属于物理性质。
故选C。
16.
A
A、自来水厂净化水的过程中,杀菌的过程是化学变化,说法正确;
B、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可以用来扑灭图书,档案贵重设备、精密仪器等火灾,因此古籍图书着火用液态二氧化碳灭火,不可用泡沫灭火器扑灭,说法错误;
C、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达6%以上会致人死亡,不是因为二氧化碳有毒,而是因为二氧化碳不能供给呼吸,说法错误;
D、氮气用于食品防腐,利用了它化学性质很稳定的性质,说法错误;
故选:A。
17.
B
A、铜做导线,利用铜的导电性,不需要化学变化就能体现,属于物理性质,不符合题意。
B、天然气做燃料,利用天然气可燃性,需要发生化学变化才能体现,属于化学性质,符合题意。
C、氢气填充探空气球利用氢气密度小性质,不需要化学变化就能体现,属于物理性质,不符合题意。
D、用金刚石切割玻璃利用金刚石硬度大性质,不需要化学变化就能体现,属于物理性质,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8.
D
物质的化学性质是指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物质的物理性质是指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据此进行分析判断。
A、银用于制作导线,是利用了铜具有优良的导电性,是利用了其物理性质,故选项错误;
B、干冰用作制冷剂,利用干冰升华吸热的性质,是利用了其物理性质,故选项错误;
C、铜用于制作铜火锅,是利用了铜具有优良的导热性,是利用了其物理性质,故选项错误;
D、赤铁矿用于炼铁,是利用了赤铁矿的主要成分氧化铁能与一氧化碳反应的性质,利用其化学性质,故选项正确。
故选D。
本题难度不大,区分物质的用途是利用了物理性质还是化学性质,关键就是看利用的性质是否需要通过化学变化体现出来。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jc/11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