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是一个让人又爱又恨的东西,用得好就是造福万家,炊烟袅袅,但用得不好的话,就会造成天灾或者人祸。
不过,在人们意识到防火防灾很重要的同时,也别忘了火最初的美好,在中国传说中,燧人氏是发明钻木取火的人。
在燧人氏之前,当时的饮食就是吃生食,人类的肠胃和野兽是没办法比的,所以肠胃病导致寿命都不是很长。
后来燧人氏发现了人工取火的方式,人们开始吃熟食,远古人类茹毛饮血的历史也就此告一段落。
1、火折子的出现
虽说火的出现,改变了人们的饮食习惯,也推动了人类文明的出现。
但是人类在面对火的时候,就有些无奈,火是人的肉体碰不得的东西,想要带走它,起初被认为是不可能的。
随着人类居住地的迁徙,生活工作的地方也不尽相同,即使在熟悉钻木取火的技巧后,还需要讲究天时地利人和,看那些综艺和野外求生的纪录片,钻木取火的工作量还是很难完成的。
时代在发展,工具也在不断进步,办法总比困难多。在人类文化进步过程中,在使用火的过程中,人们在思考这个问题,如何方便又安全地把火携带在身边。
所以一个东西就是在这样思辨的过程中诞生了,它就是火折子,现代科技化的生活,让我们一开始听到这个名字会有一些陌生。
不过,这个火折子并不是没有露过脸,现在的古装剧中,或者探险盗墓的剧情中,你就会发现他的存在。
一个竹筒状的东西,打开盖子,轻轻一吹,小火苗就出来了,可以当做手电筒照明,也可以当作打火机生火。
这个火折子最厉害的是可以重复利用,用好了,把火苗吹灭,盖上盖子,下一次还可以再拿出来用,简直是出门旅行的必备工具,关键时候,千金不换。
2、火折子的制作
我们在感叹如此神奇的工具的同时,也需要弄清楚古代人类的智慧是何等了得,是怎么把火折子发明出来的。
对火折子最早的记录是魏晋南北朝时期。这个时期,民风开放,我们熟知的放浪形骸、拥有魏晋风骨的竹林七贤,就是这个时期的标志性特征。
魏晋风流并不是真正的风流,而是在无奈后的肆意洒脱。魏晋南北朝时期,战火纷飞,烽火连天,很多平民百姓流离失所、家破人亡。
甚至是国家的朝政也会随时覆灭,有被迫迁都的,也有大军包围、四面楚歌、十面埋伏的。
在这种情况下,想要及时生火做饭,那真是很难满足的愿望,但是已经习惯熟食的人们,根本受不了生食的刺激,普通老百姓是这样,皇室贵族更是如此。
皇室贵族不开心了,跟随他们的宫女们就要时刻保持警惕,防止主子的脾气让自己丢了性命。在这种绝境中,宫女们为了保命,急中生智,发明了火折子。
火折子的制作工程其实并不难,材料也是很容易得到的,像粗糙的土纸、棉花、硫磺、磷、竹筒等物品,这些材料准备好之后,就可以开始制作了。
首先将图纸裁剪成竹筒的大小状,接着就像大饼卷大葱一样,将棉花、硫磺、磷等材料卷到土纸中。
但是这个卷是有技巧的,材料不能太多,也不能太少,正好可以让纸卷成和竹筒差不多,又正好放进竹筒里,这是个技术活,材料多了,放不进去,材料少了,点不燃,即使点燃了,保持的时间也不长。
等到土纸放进竹筒里后,把土纸点燃,最上面一层被火苗全部覆盖后,再将它吹灭,竹筒里留有火星子,然后及时地盖上竹筒的盖子,就这样,一个火折子就完成了。
宫女也不需要花费太多的时间生火了,需要使用时,打开盖子,把火折子吹着就行了。
3、火折子的发展
随着火折子的出现被越来越多人知道,火折子的便捷性、安全性也得到了很多人的认可,所以火折子在社会上越来越普及。
那么现在就有个问题了,那个时候的人们根本就不知道化学和物理知识,为什么这火折子被轻轻一吹就会着火?
其实现在,我们是很清楚的,物体的燃烧,需要三个必备条件,缺一不可。
一是可燃物的存在;二是氧气要充足,真空环境下就不可能有火的存在;三是达到物体燃烧的着火点,就比如说纸的着火点就比较低,一个有火星的烟头就可以把它燃烧殆尽,但是烟头就融化不了铁。
回到火折子本身,如果火折子的盖子盖得太紧了,直接和氧气隔绝了,火星子就会熄灭,打开盖子也是无济于事。
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这就体现出古人的智慧,他们会在竹筒盖子上戳个小洞,让少量的氧气能够进入竹筒中,使竹筒中的土纸等材料保持半熄灭半燃烧的状态。
又因为它的着火点就比较低,盖子一打开,氧气充足了,甚至都不用吹,在空气中晃两下就行了。由此可见,虽然古人不懂理论知识,但是实践出真知呀。
如此便捷的点火和照明的工具,方便了人们的出行。之前都是手拿灯笼,或者举着火把,风一吹可能也没办法护着火苗,而且危险系数很高。
后来在使用的过程中,火折子的做法和外观都得到了很大的改善,有添加硝酸钾,可以使火折子的使用期延长。
也有加香料的,就和现在香薰蜡烛有一样的功效,燃烧的同时,还有一定的熏香功能,照明点火的同时,也可以让人身心愉悦。
相应的,如果火折子的外表要是装饰得好看点,就可以作为礼物互赠好友,甚至可以作为彩礼和嫁妆。
小结
古代的火折子体现让人叹服的工业设计,虽然现在科技的进步,人们拥有更先进的照明和点火的工具,但是这都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才会有现在的成就。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yf/16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