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7月后,草莓也来到了育苗的关键阶段。而根据天气预报可知,自7月上旬以来,南方部分地区持续降雨不停,那么在这种情况下,田间的湿度会急剧上升,这也就容易造成草莓的各种病害滋生并爆发。很多果农朋友在这段时间可能会重视草莓炭疽病和根腐病的防治工作,但这里要提醒大家千万不能忽视草莓白粉病的危害,今天就围绕着这种病害来详细讲解,希望能给种植草莓的果友们提供参考。
江苏海安果农在草莓田间工作什么是草莓白粉病
在草莓的栽培过程中,病害的发生一直是困扰着果农的难题。常见的病害通常可划分为两种类型:生理性病害和侵染性病害。生理性病害主要有日灼病、白化果、畸形果等;而侵染性病害主要有黑霉病、炭疽病、白粉病。而要说威胁产量最为严重的病害,非白粉病莫属。
草莓白粉病来源:网络有过种植草莓经历的果农朋友对于白粉病相信并不陌生,但是更多是一知半解。比如有的果友认为白粉病仅仅在高温高湿的情况下才会发生,但事实上,只要温度适宜,在草莓的整个生长过程都有可能发生,因此掌握发病规律对防治工作是非常重要的。白粉病的病菌适宜在温度为10~25摄氏度,湿度为80%左右的环境中生存,一旦条件合适,病菌就会侵染草莓植株,造成大面积患病现象。
草莓白粉病还是比较好识别的,主要是叶片和果实会出现具体症状。患病草莓植株的叶片刚开始是在背面会有白色的病菌,而随着病情的加重,这些病菌会逐渐增加,形成一层白色粉状物,并且还会出现红色病斑,如果没有及时防治的话,叶片就会枯萎死亡。而患病果实上面也是覆盖一层白粉,果实会慢慢硬化且没有光泽,导致无法食用,失去价值。
草莓白粉病来源:网络草莓白粉病防治难的三大原因
很多果农在防治病害的时候,存在这样一个误区,认为发现有植株患病,那么我打药就可以有效防治了。但事实上打药很有可能只是起到一时的防治效果,就如草莓白粉病,许多果农都反映说打了很多次药,但是打了后还是会复发,不知道哪里出现问题。这里先来了解草莓白粉病防治难的三大原因,再采取有效措施进行解决。
1.品种选择
有些果农在选择草莓品种时,会首先考虑的是该品种是否受市场欢迎,而忽略了该品种的有没有抗病性,实际上选择抗病性强的草莓品种对于防治白粉病是非常关键。根据试验研究发现,抗病性较强的草莓品种主要有赛娃和宁玉。而容易染病的草莓品种主要有章姬和幸香。
来源:网络2.水肥管理
草莓在生长过程中对于肥料的要求并不高,更多的是要求果农把握正确的时机进行施肥,多次少量,这样才能满足其生长需求,而避免出现不良情况。但有的果农急于求成,认为多施肥能让草莓植株生长得更快,特别是偏施氮肥,这样就容易导致植株徒长,另外,浇水过多也会让田间湿度上升,从而增加植株发生白粉病的风险。
3.用药不当
防治草莓白粉病的药剂种类非常多,但是也要根据草莓园的实际情况来选择。有果农在发现草莓植株患病后,就按照农资店推荐的三唑类药剂进行喷施防治,而多次使用同一种药剂就会产生抗性,并且使用药剂的方法不恰当,比如说没有喷到植株的叶片背面,没有喷施均匀就会导致病菌残留,这同样也是造成白粉病防治难、效果差的原因。
硫磺熏蒸防治白粉病的优势与劣势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果农朋友认识到,防治草莓白粉病最好的方式就是提前预防,而对于大棚草莓来说,利用硫磺进行熏蒸就是一项不错的措施。
硫磺熏蒸防治草莓白粉病的原理很简单,就是通过在大棚内按照熏蒸器,然后装入适量的硫磺,通过加热来让硫磺从固态转化为气态,从而将白粉病的病菌杀灭。虽然硫磺熏蒸的防治效果良好,但也需要控制好用量和次数。通常情况下,硫磺熏蒸禁止在中午高温时进行,最好是在傍晚6点后进行,大棚里每隔80~平方米安装一台熏蒸器,每天熏蒸一次,连续熏蒸15~20天,并且每次熏蒸建议在4个小时左右。
很多果农朋友误认为,硫磺量越多效果越好,这显然是不对的。每台熏蒸器的硫磺用量要控制在15~20克之间,同时在熏蒸期间要定时进行检查,如果发现大棚内气味过浓,那么就需要开棚通一下风。如果不注意,就会出现前段时间这位果友发来的照片的情况,照片中草莓植株叶片有斑块,这种就是硫磺用量过多了,需要追施适量的水溶肥来进行缓解。
硫磺用量过多导致草莓叶片异常如何使用枯草芽孢杆菌防治白粉病
硫磺熏蒸虽好,但也有局限性,比如容易产生药害,还有只限于在大棚内使用等等,那么是否有一种比较好的方法来防治草莓白粉病呢?答案就是枯草芽孢杆菌。具有高效杀菌和预防病菌的作用的枯草芽孢杆菌,在一般情况下,少许的用量就能够抑制住一些爆发性病害的发生,而且并不会在作物上残留,因此果农朋友可以放心使用。
枯草芽孢杆菌在种植草莓的田间使用也比较简单,在市面上所购买的枯草芽孢杆菌通常是粉末状,可以直接兑水稀释成~倍液,或者是根据说明书严格配制。然后装入背负式手动喷雾器,对草莓植株的叶面进行均匀喷施即可。每隔一周喷施一次,连续喷施3~4次左右。
需要注意的是,枯草芽孢杆菌本质上也是一种细菌,所以不能在高温天气下使用,最好是在傍晚进行喷施,而且不能和其他杀菌剂混用,否则会失去效用。在施用前也需要确定好用量,做到随配随用。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yf/20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