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一谈起古代中国的“四大发明”,很多人都能够脱口而出。但是有一项比“四大发明”还要久远,而且所发挥的作用更加的创举,反而很容易被大家所忽视。这项举世无双的创举就是“火”。
“火”作为现实生活中大家,司空见惯的生活必备用品,它的作用与贡献是不言而喻的。如果没有“火”人类可能,依然处于“茹毛饮血”的时代;如果没有“火”世界也将一片黑暗。
总而言之“火”被发明出来之后,不仅成为了人类历史发展的推进器,而且也是原始人由蒙昧无知,走向文明与开化的重要标志。民间关于“火”的传说非常多,其中比较著名的就是“钻木取火”。
如果从神话传说的角度去分析,生活在远古时期的燧人氏,其实就已经发明了“火种”。并且用其炙烤食物、点燃火把和打猎,这其实也是“钻木取火”传说的由来。同时也证实了人类在当时,就已经掌握了取火以及用火的方法。
“火”的由来与实际应用
古代社会由于生产力比较落后,再加上并未出现科技萌芽。所以生活在当时社会中的人们,只能够过着“靠天吃饭”自给自足的生活。尤其是在日常生活中,即使是最基本的吃穿住行,也无法通过“科技力量”,达到一个比较高端的水平。
甚至在很多人的印象中,古代人基本上都以“冷食”为主。因为他们并没有发明,火柴、打火机等可以随时生火的“火种”。即使是他们懂得生火做法,也一定是想法设法的保存火种,只有这样才不至于“生啖其肉”。
但事实上,早在远古时期,人们就已经掌握了一些比较原始的生火方法。在我国流传得较为久远的,一个关于取火的传说,就是大家耳熟能详的“钻木取火”。这种取火方法虽然原理比较简单,但是操作起来就十分困难。
尤其是当“火种”熄灭之后,要想再取火就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了。但是在周代的时候,由于取火的技术已经趋于成熟,所以人们甚至有“熄火再燃”的习俗。
《周礼·月令》中曾记载“钻木取火”,一年四季要用不同的树木取火。即“春柳木,夏用枣、杏或桑柘,秋用柞木,冬用槐木、檀木”。每到换季的时候都需要“熄火”,然后根据不同季节选择合适的木材,通过“钻木取火”的方式再次获得火种。这种做法后来被称“更火”或“改火”。
1.燧人氏“钻木取火”和“以石击石”取火
传说燧人氏曾看到过枯木燃起火苗,于是就尝试着用尽各种,可以让枯木起火的方法。最终他发现用干燥的树枝,在枯木上反复旋转可以出现火苗。于是就将“钻木取火”的方法,亲自传授给了当时的人们。
还有一个传说是生活在原始森林中的燧人氏,在用石块击打野兽时,发现石头之间相互碰撞可以产生火花。于是受到了启发的燧人氏,就开始反复琢磨“以石击石”的生火方法。他发现石头撞击时发出的火花有一定热度,而且也可以点燃枯草并燃起火苗。
这些关于“火种”起源的传说,虽然并未有比较真实的史料记载,但可以肯定的是在我国远古时期,人类就已经掌握了用火的方法。并且开始抛弃吃生肉、喝生血的陋习,从此人类生活也步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
这其实就是远古人对“火”的一次有效尝试,这次尝试不仅证明了“火种”起源,而且也让“火种”在人类生活中,发挥出了无法替代的作用。但是火种发明出来之后,由于没有良好的保存方法,所以火种熄灭的事情也时有发生。
2.阳燧:古代“打火机”
(1)关于“阳燧”的记载
古人虽然掌握了钻木取火,以及“以石击石”取火的技术。但由于这项技术的推广并不彻底,或者说并不具备随身携带的优势,所以很多没有掌握这项技术的人,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依然在吃“冷餐”。
直到先秦时期,“阳燧”被发明出来之后,人们在取火的时候才更加方便。据《周礼·注》中记载:“阳燧取火、鉴镜取水,莽草熏鱼。”大意是用“阳燧”取火之后,可以点燃蟒草熏鱼吃。
《考工记》中也有关于“阳燧”的记载:“今司宰有阳燧,形如圆镜,以取明火”。这段话不仅写出了“阳燧”的形状,外形类似于一个圆形镜面,可以用“阳燧”取明火,即可以随时随地取出火来。
(2)“阳燧”的使用原理
如果从“阳燧”的实际功能上去看,其实与现代人所使用的“打火机”颇为类似。“阳燧”作为古代的一种取火工具,不仅是古人用火的一个进步,而且也让取火变得更加简单一些。
根据古书上的记载“阳燧”取火,实际上是利用了光的反射原理。“阳燧”其实就是一个类似于铜镜的东西,中间薄边缘厚可以起到聚焦作用。然后再将聚焦之后的阳光,折射到易燃物上就可以取火了。
但是“阳燧”有一个比较大的局限性,那就是只能在太阳高照之时才能发挥作用。而且这种高级的东西,只有王公贵族才有资格使用。民间的老百姓根本用不起,而且受阶级限制他们也不敢用。
3.民间取火用“石燧”
大多数情况下民间取火,实际上还是“钻木取火”,或者使用比较廉价的“石燧”。所谓“石燧”就是“以石击石”。用容易敲打出火星的石头,彼此撞击之后所产生的火星点燃可燃物取火,这其实也是“打火石”的雏形之一。
“石燧”取火的方法,其实也可以称为“石火”或者“打火石”。关于“石火”可以从,西晋大文人潘岳的诗文,“烦如敲石火”中略见一斑。当然关于“石火”诗歌还有很多,比如,“夜发敲石火,山林如昼明”以及“深炉敲火煮新茶,石火光中寄此身”等。
虽然这种方法看起来比较笨拙,而且有的时候失败率也比较高,但是却可以解决民间的取火问题。至于“钻木取火”的方法,到了魏晋之时就已经逐渐退出人们的生活。只是在一些比较偏远的地方,偶尔能看到使用“钻木取火做饭、煮茶的现象。
4.“发烛”
明朝《南村辍耕录》曾记载:“杭人削松木为小片,其薄如纸,枇蚧仆磕酒顶分许,名曰发烛,又曰粹儿。盖以发火及代灯烛用也。史载周建德六年,齐后妃贫者以发烛为业。”这段记载中所说的“发烛”,其实就是一种比较先进的点火工具了。
“发烛”的主要原料就是带有油脂的松木,使用道具将这种木头切割成薄片,然后与“枇蚧”混合便成了一种易燃物。“枇蚧”是古代的是一种小虫子,这种虫子的身体可以分泌“蜡”质。所以二者的混合物才更容易点燃。
在使用“发烛”的时候,只需要用“石燧”敲击出来的火星,就足以点燃“发烛”。无论是用来做饭、煮茶还是照明,其实都是一种十分方便而又简洁的做法。尤其是“发烛”的价格相对来说比较便宜,所以在民间的使用率非常高。
5.“火寸条”即“火柴”前身
实际上古代人使用的“火寸条”,就是“发烛”的一种变体。简单的说就是将松木裁切成小木棒。然后在木棒上蘸取火药和硫磺,或者直接将松木小棒浸泡在硫磺里,待晒干之后做成“火寸条”。
这种制作方便、使用简单的“火寸条”,不仅可以被快速点燃并冒出明火,而且也可以长期保存并随身携带。但是不知因何没有在古代得到推广,反而是在近代时成为了一种进口的“洋火”。
6.火折子
“火折子”其实是一种更为简便的取火用具,一般多用于点火或者照明。它的原理其实非常简单,就是用废旧粗糙的纸张,卷成粗壮而又厚密的筒状物。然后在其中心塞入化学物质磷,使用之前可以先将其点燃,然后在与空气隔离便可以自熄。
想使用的时候只要用力一吹,“火折子”就可以使其复燃。这种取火工具多用于民间做法点火,或者用于夜行夜袭。由于“火折子”便于携带,而且还可以起到简便照明的作用,所以在民间的流传范围特别广。
“火种”对人类社会发展的贡献和作用
相信大家已经对古人取火的方式,有了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所以,古代人无论是做饭、煮茶、洗澡,还是照明或取暖等,其实都可以轻松利用火种达到这些目的。虽然王巩贵族取火的方式要比民间高级,但是火种作为一个没有等级的自然馈赠,对整个人类都具有无法用语言形容的贡献。
人类开始用火炙烤食物,就迈出了向文明发展的第一步。这其实也是人与动物,真正区别开来的关键要素。如果从考古历史角度去分析,其实中国最早用火的是,生活于距今万年前的元谋人。
当元谋人开始用火烤熟食物,并吃上了“熟食”之后,不仅促进了人类体质发育,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人类大脑发育。所以笔者认为“取火”和“用火”,虽然看似简单的两个基本动作,但却标志着古代中国人,向文明开化更近了一步。
当“火种”出现之后,不仅参与了人类的整个发展史,而且从古至今也从未离开过人类的生活。无论是古代人的衣食住行,还是现代人的品质生活,其实都无法与“火”彻底决裂。这也预示着“火”的出现,才是人类文明与进步的根基。
结语
事实上从“钻木取火”开始,古代人就在不断探索的过程中,发现了“火”以及取火的方法。无论是“以石击石”还是“阳燧”或“石燧”,其实都体现出了古人的进取精神。他们并未停留于“钻木取火”的低级阶段。
而是通过不断努力与发展,将“火”以及“取火”的方式不断改进和替代,最终发明出了更加适合人类需求的取火方法。虽然“洋火”出现之后,彻底改变了中国人的取火方式,但是古人创作的“钻木取火”,在当今社会中依然真实有效。
王旭蕴《中国古代在取火方法方面的发明》
金陵《古人没有打火机怎么生火?》
曾秋月《取火方式的演变与现代火器具设计的研究》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yf/32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