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类黑穗病属真菌病害。在贵州,发生较为普遍和严重的麦类黑穗病有小麦腥黑穗病、大麦坚黑穗和燕麦坚黑穗病。其共同点是:受害后在病部产生黑色粉末。麦类黑穗病除上述三种外,还有小麦散黑穗病和小麦秆黑粉病,但在贵州发生和危害都较轻。
(1)小麦腥黑穗病。根据侵染病原的不同,分为网膜黑穗病和光腥黑穗病两种。在田间,病株较矮,分集多,直立的为网膜黑穗病。抽穗期病穗无子,较无病穗短;黄熟期病穗颖壳呈蓝绿色,病粒较无病粒大;蜡熟期颖壳略张,可见到部分菌瘦。菌瘦内部全是黑粉,压碎后具有鱼腥臭味的为光腥黑穗病。
(2)大麦坚黑穗病。受感染的植株均较矮小,病穗常被病鞘包住,不能正常抽出。病穗表面包有一层灰白色薄膜,不易破裂,膜内充满黑色粉末,胶结成块不易散落。
(3)燕麦坚黑穗病。抽穗期,病穗与正常穗在外观上差异不明显,但病穗因质轻而直立。乳熟期,病穗颖秤早期褪色并逐渐干枯呈灰白色,半透明,隐约可见到包藏在内的黑褐色粉末,不易破裂,干燥后成为坚硬的黑褐色颗。
(4)小麦散黑穗病和小麦秆黑粉病。这两种病在贵州发生得比较轻。小麦散黑穗病:受感染的小麦植株在孕穗前后长得较矮壮,叶片直立,抽穗时间较无病株提前,小穗内部全部变成黑粉,表面包有一层灰色薄膜,极易破裂,散出内部的黑粉,只留下穗轴。大麦、燕麦也有此病。小麦秆黑粉病:病株在拔节以后症状才明显,病株较小,分囊增多,大多未抽穗就枯死了。叶片、茎、叶鞘均可受害。受害叶片卷缩扭曲,病斑长条状,表面包有一层银灰色薄膜,内部充满黑粉,破裂后散出黑粉。少数即使抽出穗,也常卷曲在叶鞘内,不能结实或不饱满。防治方法:小麦腥黑穗、小麦散黑穗和小麦秆黑粉三种病均无再次侵染,因此在防治上只考虑初次侵染源。小麦散黑穗病惟一初侵染源是种子(内部带菌),采用种子消毒处理或建立无病留种田就可达到有效防治的目的。
而小麦腥黑穗、小麦秆黑粉两种病,初侵染源除种子外,还可通过土壤和肥料侵染。因此,防治上除采取种子消毒处理和建立无病留种田的措施外,还应进行土壤消毒、轮作制度和施用净肥。
(1)建立无病留种田。这项措施对防治小麦腥黑穗、小麦散黑穗和小麦秆黑粉三种病均有效果,最有效果的是小麦散黑穗病,其次为小麦腥黑穗病,对小麦秆黑粉病效果较差。首先,无病留种田选用的种子必须是无病的,并且进行种子消毒处理后再播种;该田必须距离大田米以外;还要采取土壤消毒、净肥和轮作制度等措施;留种田的种子,要做到单收、单打、单晒和单贮,防止混杂。
(2)种子处理。①用1%的石灰水浸种,在每年7~8月份,根据天气预报,选定2~3个晴天,将配好的1%的石灰水放置在阴凉处,早上9点钟将麦种浸在石灰水中(一般每千克石灰水浸种25千克),稍加搅拌,将浮起的杂质捞除,静置至第2天早上9点钟,捞出种子用清水冲洗干净,然后晒干备用。需要说明的是,若当时的气温在25℃以下,浸种的时间就应在48小时以上;对发芽较差的种子不宜用此法;凡是使用硫酸铵、盐水选过的种子,在用石灰水浸种前应先用清水冲洗净,才能进行,否则会影响种子发芽;用该法浸种处理后,应先做种子发芽试验,以免由于误差而误了农时。②药剂拌种,因小麦腥黑穗病和小麦秆黑粉病是种子外部带菌,采用下述药X剂拌种都有效果;而小麦散黑穗病是种子内部带菌,必须采用内吸杀菌剂才有效。常用药剂:50%的六氯代苯粉剂,用种子重量的0.3%拌种,对小麦腥黑穗病的防治效果可达到%,对小麦秆黑粉病的防治效果可达到60%~70%,而对小麦散黑穗病的防治无效;70%五氯硝基苯粉剂,用种子重量的0.2%拌种,该药也无内吸作用,因此对小麦散黑穗病的防治无效;若单防治小麦秆黑粉病,可用廉价的硫磺粉拌种,用药量为种子重量的1%;50%的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用种子重量的0.2%拌种,该药具有内吸作用,对上述三种病害的防治均有效。具内吸性药剂常用的还有:20%的萎锈灵乳油,用种子重量的0.3%拌种;25%的萎锈灵可湿性粉剂,用种子重量的0.2%加水稀释后在30℃温度下浸种6小时,可有效地防治小麦散黑穗病;50%的多菌灵可湿性粉剂,用种子重量的0.3%拌种,对小麦散黑穗病的防治效果可达90%以上。
(3)农业管理措施。只对小麦腥黑穗病和小麦秆黑粉病有效。主要是进行土壤消毒和粪肥管理。土壤消毒常用方法:每公顷用50%的六氯代苯l千克加细土2.5~12.5千克,拌匀后再与种子混合,然后播种。粪肥管理:对带菌的肥料,应避免与种子直接接触,具体做法是:开沟→放粪肥一覆一层薄土→播种;或一沟粪一沟种。对带菌肥料也可以先进行堆积发酵,腐熟后再使用。除此,在栽培管理上,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实行轮作制度;播种不宜过深,覆土不宜过厚;发现病穗抽出应及时剪除,并包好带出地外烧毁或埋掉。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l/31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