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亚平

中国人过年,从除夕之夜到正月十五元宵节,一直有燃放爆竹的习俗,“爆竹文化”很丰富。

唐诗中爆竹有许多这种燃放爆竹之风的描述,比如:“乱骑残爆竹,争唾小旋风”(元稹《生春二十首》)、“桃枝堪辟恶,爆竹好惊眠”(张说《岳州守岁二首》)。

宋代的记载比唐代更加丰富:“城中爆竹已残更,朔吹翻江意未平”(陈与义《除夜二首》)、“爆竹一声乡梦破,残灯永夜客愁新”(黄公度《乙亥岁除渔梁村》……当然,最著名的还是王安石的《元日》诗: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其中的“爆竹声中一岁除”成了过年时最流行的名句。

然而,唐代以前的爆竹并不是用火药制成的,而只是当时流行的一种“燎竹”风俗,即烧真竹子,又叫爆竿。

先秦时期已存在的“爆祭”,是燃烧柴火以“敬神驱邪”的一种宗教行为。《周礼·春官》篇所记载的“九祭”中的第三祭,即是“爆(炮)祭”。“爆”,其实就是烧,但其与一般烧火不同的是燃烧时要发出声响。《诗经.小雅.庭燎》:“庭燎晰晰,君子至止”,《诗经·小雅·瓠叶》:“有兔斯首,炮之燔之”。古人将竹子捆绑在一起燃烧(“庭燎”),一是会发出亮光,使夜晚耀如白昼,有照明之效;二是竹子在燃烧时会猛然炸裂而发出很大的响声,有驱邪的作用。用火烧竹,使之“爆裂”发声,故名“爆竹”。这可能是中国燃放爆竹的雏型,距今已两千多年以前了。

《神异经·西荒经》讲了一个爆竹驱邪的故事。深山中有“山臊”,就是一种模样怕人的猴科灵长类动物,又名“山魈”。好偷人食盐来吃虾蟹。或许是山臊身上带有传染性极强的病毒,人接触山臊后即生病(“犯之则令人寒热”),所以古人视之如妖魔鬼怪,传说中怪兽“年”即是它的化身之一。人接触到它,就会染上寒热病。于是,“人尝以竹着火中,爆烞(州,形容声音)而出,臊皆惊惮。”即用“爆竹”以驱之。

《神异经》是一部志怪小说,旧题汉东方朔撰,晋张华注,成书当不晚于六朝。这说明至迟在六朝时期,古人仍通过爆竹驱魅辟邪,并已移植于过年风俗中。南朝梁宗懔在《荆楚岁时记》中也曾记载了当时的过年风俗:正月初一天蒙蒙亮的鸡鸣时分,人们便起来,“先于庭前爆竹,以劈山臊恶鬼。”到了宋代,袁文的《瓮牖闲评》仍有“岁旦燎竹于庭”的记载,其对“燎竹”的注释是:“燎竹者,爆竹也。”现代乡村仍能看到的烧“岁火”现象,便是此种习俗的遗存。

后来,炼丹家逐渐发现硝、硫磺与炭是易燃物质。相传在隋末唐初,著名炼丹家、医药家孙思邈(—年)发明了“硫磺伏火法”,把硝石、硫磺、含炭物质混合在一起,炼制出了火药。

唐太宗贞观年间,出了一个李畋(tián),江西萍乡市上栗县麻石人(一说浏阳人,或说醴陵富里镇麻石村人,生于年(唐元和十五年),曾师从孙思邈采药炼丹。李畋将火药装入竹筒里燃放,响声宏大,清香四溢,以达到驱赶邪恶的功效。同时开始了火药用于爆竹的历史。《异闻录》记载,李畋“邻人仲叟为山魉所祟,(李)畋命旦夕于庭中用竹著火爆之,鬼乃惊遁。至晓,寂然安贴”。这样看来,李畋的“爆竹”只是以小竹筒装硝,导引点燃,以硝烟驱散瘴气。

李畋在江西萍乡、万载、湖南浏阳一带得到广泛祭拜,尊为“爆竹烟花之祖师”。年月,在江西萍乡市上栗县金山镇发现了李畋的木制雕像,此像为李畋用一根木棍在竹筒做爆竹的形象。唐宋以来,上栗、万载、浏阳已成为爆竹烟花生产中心,产品远销四方。民众为纪念李畋,于明洪武三年在上栗南街的佑圣观立“爆竹祖师李畋之神位”,如今萍乡市还在上栗建了“李畋公园”。

后来,爆竹进一步不断发展。原来是将硝酸钾、硫磺和木炭混合在一起制成黑火药,再将火药装进竹筒里,然后竹筒扔进火中,就会发出噼里叭啦的爆炸声。

唐代、特别是宋代,由于竹子广泛用于造纸,纸的成本大大降低、运用大大普及。

爆竹也改进为用卷纸裹火药来燃放,纸筒代替了竹筒,同时用薄纸做成引信,取代了将爆竹筒扔进火中的办法,这样,“爆竹”也改名为“爆张”或“爆仗”,并由单一爆竹产品发展为各种烟花礼炮。推动了烟花爆竹业的发展。

用火药为原料的爆竹,出现于北宋末期。

那时使用火药的爆竹叫“爆仗”,与军事行为有关联。据宋人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卷七)“驾登宝津楼诸军呈百戏”条,此叫法源于军中一种仪仗形式的表演,“出场凡五七对,或以枪对牌,剑对牌之类”。表演开始的号令,叫“爆仗”,“忽作一声如霹雳,谓之‘爆仗’”。这种“爆仗”即是现代爆竹的雏形,如果不用火药当原料,是不可能有“霹雳”那样吓人的声响。用火药引燃的爆竹,到南宋时已很流行了。南宋人施宿于年(嘉泰元年)编撰、陆游作序的《会稽志》记载:“除夕爆竹相闻,亦或以硫黄作爆药,声尤震厉,谓之‘爆仗’。”

火药、纸张的运用,也带来了爆竹点燃方式的变化。

到唐代,爆竹的燃放发展为人们将一支长竹竿点燃,或将一串串竹节挂在长竹竿上燃爆,当时被称作“爆竿”。唐代豫章(今江西南昌市)人来鹄(?-88)有诗曰:“新历才将半纸开,小庭犹聚爆竿灰。”(《全唐诗·早春》)

燃放方式也有了很大的变化。周密(-)的《武林旧事》是一部为追忆南宋都城临安城市风貌的著作,全书共十卷。其“岁除”条称:“至于爆仗,有为果子人物等类不一。而殿司所进屏风,外画钟馗捕鬼之类。而内藏药线,一爇连百余不绝。箫鼓迎春。”“一爇连百余不绝”,就是将单一爆竹编连接在一起,时人将这种放法称为“编炮”,因炸时如舞长鞭般响震,又被叫做“鞭炮”。这是宋以后的事啦。

《武林旧事》中这段记载最重要的地方,不是燃放方式,而是引燃爆竹的方式,开始使用“药线”了。宋代使用火药的爆竹,一般用纸裹成的纸筒和麻茎装火药。这种爆竹危险性降低,燃放较为安全,又叫“纸炮”,是孩子们过年时最喜欢燃放的鞭炮,南宋王铚《杂纂续》中“小儿放纸炮”一语说的就是这种现象,并产生了一条歇后语:“小儿放纸炮–又爱又怕”。

在发明鞭炮的同时,宋代更出现了烟花(烟火)。到宋代,不仅纸制爆仗兴盛,而且烟花成为节日必需之物。南宋宋孝宗时,元宵节夜晚在宫中一次要放烟火百余架。民间官宦权贵之家,节日也以放烟火来争奇斗胜,促使爆竹烟花花样不断翻新。

(文中图片源自网络)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l/42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