硫磺岛位于西太平洋上,是一座火山岛,距离日本东京一千多公里,向南距离关岛也大约有一千多公里。虽然硫磺岛面积不大,但它却是日军阻击太平洋美军的前沿重要基地,与西面的冲绳岛同为保卫日本的南大门。
日本在偷袭珍珠港成功以后,硫磺岛因为重要的战略位置,才逐渐被日本重视。日军最早只是为了巩固往南太平洋的空中航线,所以当时只是在硫磺岛上建立了简易的机场。但是年当美军收复马绍尔群岛,并且对加罗林群岛发动毁灭性的空袭以后。日军为抵御美军袭击日本本土,就建立了一个环形防卫圈,而在南太平洋上,往北过了硫磺岛,便就是日本的本土,所以日本加强了硫磺岛的军事力量。
年美军为了攻打日本本土创造有利条件,出动了二十二万多人,八百多艘舰船、两千多架飞机的支援下,全面进攻硫磺岛。
当时硫磺岛上共有日本陆军和海军陆战队三万多名,由于之前在菲律宾的决战中,日本海空军基本上损失殆尽。所以现在的硫磺岛上日军,再也无法依靠有效的海军和空军的支援,而这些日军没有选择坐以待毙,而是利用岛上的洞穴修建了大量地道和地堡。
然而美军为了减少正面冲突引发的伤亡,在进攻硫磺岛之前,对硫磺岛进行了长达六个多月的空中狂轰滥炸。这不算完,就在美军登录硫磺岛的前几天,美国的海军舰炮又进行了大量的炮火覆盖攻击,大量到有多大呢,可能很多朋友没有概念。据统计光登岛前几天的炮火就消耗了多吨炮弹,平均每平方公里多吨,可以说是对小小的硫磺岛进行全面覆盖似的,地毯式打击。但是,日本的地堡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大多数的日军都躲在地下设施里幸存了下来。
2月19日第一批美军开始抢滩登上了硫磺岛,日军的炮火迅速铺盖而来,抢滩登陆的美军伤亡惨重。从洞穴工事里的日军迅速冲出来,对剩余的美军进行围剿,一个早上美军就伤亡了两千多人。
巨大的伤亡令美国不甘心,美国记者甚至声称这里是地狱。不过,很快第二天美军又以极大的伤亡代价,声东击西的夺取了南部的一个机场,因为日军以为美军还会抢滩在北面登陆,其实先前只是佯攻。而美军向折钵山进攻的部队更是每前进一步都要付出巨大的伤亡。日军表现的极其顽强,美军动用了大量的坦克和火炮,用了两天的时间,只向前推进了七百码。
而此时,日军出动了仅有的数十架神风特攻飞机,袭击美军舰队,希望可以围魏救赵,缓解美军的岛上攻势,共击沉击伤三艘美国军舰。但是这并不能阻止美国继续在岛上猛攻,因为美国已经下定决心,希望攻下硫磺岛,作为进攻日本本土的跳板和前沿基地。
22日美军围住热岩,用喷火器猛烧久攻不下的日军地堡。此后的几天里,被烧急眼,气急败坏的日军,虽然弹药用尽,但是仍然不肯投降,而是用石头、刺刀继续作战。
短短五天的血战,美军已经伤亡超过六千人,但是这也仅仅控制了硫磺岛防守薄弱的南部地区,占全岛的三分之一。节节败退的日军开始集中优势兵力向硫磺岛北部转移。因为守岛的日军缺乏支援,弹药和食物匮乏,所以日军下令:“要弹无虚发,每发子弹都要打死一个,每人必须杀死十个敌人。要以游击战消灭敌人。”
接下来的几天时间里,美军继续猛攻,甚至展开了白刃战,双方伤亡巨大,互有进退。旧金山《考察家报》27日头版社论甚至认为:“美军在硫磺岛付出的代价太惨重了,有被拖垮的危险。”
在太平洋硫磺岛的战役中,由于日军依托坚固工事顽强抵抗,而美军对这次登陆事先估计不足,提前六个多月的空袭没有对日军地堡起到太大的作用。使原本预计五天内结束的战争,实际上拖了一个多月,清剩残余的日军则一直延续到4月底。
硫磺岛战役虽然美国获得了最后的胜利,但是美军也付出了伤亡官兵两万多人,损失坦克将近三百辆,飞机将近二百架,军舰近五十艘的惨重代价。
因此硫磺岛战役,对于美国来说,是一场不折不扣的惨胜。但是硫磺岛战役意义巨大,不仅使美军获得了轰炸日本本土的重要基地,还扫清了美军直接攻击日本本土的最后障碍。因为硫磺岛的战略位置太过重要,美国控制硫磺岛以后,便迅速依托硫磺岛作为后方基地。组织了东京大轰炸,名古屋大空袭和大阪大空袭,共有两千两百多架受损的B29轰炸机在硫磺岛降落维修,给日本本土带来了巨大的灾难和恐慌,推动了战争的尽快结束。
尤其硫磺岛战役的巨大伤亡,日军以三万多兵力顽强抵抗了二十多万美军。也使美军的高层意识到,如果直接派兵进攻日本本土,一定会遇到比硫磺岛更顽强的抵抗,美军的伤亡将会更加惨重。因为日本崇尚武士道的精神,自杀式的攻击,打起仗来不要命的做法,令美国人非常后怕。美军在硫磺岛战役中的巨大的伤亡,也间接促成了美军最终向日本投掷原子弹的决定。而这一决定,不仅极大的减少了美军直接抢滩登陆日本本土所付出的巨大伤亡,也加速了日本无条件投降,使得二战盟军最终获得了胜利,世界走向了和平。
至今关于硫磺岛战役的故事被多次拍成电影,并且美国每年都会举行纪念活动。而那张震惊世界的插旗照片,也被制作成雕塑,对于普通的美国人来说,这场战役是最不想被提及的,因为惨烈程度只有上甘岭战役能有一拼。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z/10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