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语说“新官上任三把火”,大家都习惯于这样说。一般是说新上任的官员,刚开展工作时有些劲头,必先做两三件于百姓有益之事或做两三件有影响力的事,以展示自己的能力,提升威望。

当然在任上久了,事后是否还会不断地做好事,做有利于百姓的事,则很难说了,还得看官员的长期修为,但是一般开端都是向好的,这是人们的经验之谈,所以总是坊间总是笑谈:新官上任三把火。

可是为什么说是三把火。为什么不能说是三盆水?为什么不说是三条路?就是因为火代表着火热、耀眼炫目、轰轰烈烈吗?这里的“三把火”是比喻开头前三件事儿像烧起火来那么壮观而引人注目,有声有色。更主要的是,这个俗语是有典故的。这三件事儿还真的跟火有关系,这句俗语来源与三国时期著名的历史人物诸葛亮的故事有关。

诸葛亮的三把火

著名的历史演绎小说《三国演义》在民间有广泛的群众基础,百姓口口相传,喜闻乐见。其中就有这样的描述,三国时,诸葛亮应刘备“三顾茅庐”之请,出山担任刘备的军师后,在短时期内,连续三次用火攻战胜了曹操,一时之间不仅让刘备阵营的兄弟们刮目相看,也让对手不敢小觑。

第一次火烧博望坡,曹军由夏侯惇统领的十万曹兵来袭,所剩无几。刘备闻报,将剑印交付与孔明,命令众将皆听从诸葛亮的号令。于是,诸葛亮将关羽、张飞、赵云、刘备诸人一一派出城外,各个吩咐如此如此。大家将信将疑,却不敢不从,也持观望态度,毕竟还不了解这位军师的能耐。

结果,诸葛亮略施小计,在博望坡用火攻败曹军,十万曹兵丢盔弃甲,仓皇而逃,所剩无几。终于令关羽、张飞等人折服。这些都是来自《三国演义》的说法,书中还特别夸赞诸葛亮:“博望相持用火攻,指挥如意笑谈中。直须惊破曹公胆,初出茅庐第一功!”

第二次在新野还是用了火攻,火烧博望坡之后,曹操卷土重来,派曹仁和曹洪大军进攻新野。诸葛亮料新野呆不了,就留下空城,民房屋上藏硫磺等引火之物。曹军进城之后住入了民房。

夜里狂风大作,埋伏在城外的刘备军往城里射火箭。大火迅速烧起来。曹兵逃奔出城,被刘备军截杀,大败而归。使曹仁、曹洪的十万人马几乎全部覆没。

第三次是大家都知道的著名战役——火烧赤壁,这一次诸葛亮和东吴配合,草船借箭,以少胜多,让曹兵输的更惨。在万事俱备,只欠东风的情况之下,诸葛亮还能做法借来东风,步步为营,神机妙算,也让周瑜彻底折服。结果是百万曹兵惨败,最后跟随曹操走出华容道、逃出去的仅剩下二十七人。

当时,人们这三把战火称为“诸葛亮上任三把火”。这三把火树立了军师的威信,让官兵心服口服。一传十,十传百,成为诸葛亮出山之后的三件大功,也成为诸葛亮一生中的亮点。

传到后来,人们便把它说成“新官上任三把火”了。大概人们都希望在自己的位置上做出有成效的事。

现代版"新官上任三把火"

现在人们使用这句话,其实挺有意思的,应用在不同的人物可以表达出不同的情感,表达不同的意思。

一种用法是带有褒义的,是说官员新到岗位履职,热情很高、干劲十足,踌躇满志的要做一番贡献。往往是用于赞誉的场合,也普遍适用于刚刚就任新职的官员的工作状态。

另一种用法可就略含贬义,是强调新官上任开头还行,新官上任而来故作声势,做样子唬人,主要是展示给别人看。过一段时间就不那么用心了,这种说法往往带有一些转折的意味。

我们常常说的面子工程、形象工程,往往是这些官员擅用的伎俩。刚开始大肆宣传,树立自己的政绩和人设,比如落马的张新起出任青岛市长之初,因疯狂投资40亿元的“种树事件”,而被称为“种树市长”。他发起一场运动式“种树大赛”,当时很多拉着各种树木的车辆从江苏宿迁等地昼夜不停地开往青岛,非常壮观。青岛市民看在眼里,吐槽“大树、小树都有,品种繁多,甚至还有一些根本不适合青岛的热带树木”,这样徒有其表的“三把火"劳民伤财,反而日后成了其人的笑柄。

还有的地方官搞些华而不实的美丽乡村建设,其实最重要的不是白墙红瓦、种花种草等绿化这些外在美,有的乡村资源处于贫瘠状态,基础服务设施也不完善等等,这些盆栽等绿化还需要村民自己保养,可能还会增加老百姓的负担。

乡村更需要的是产业振兴,人才发展这些更为内在和长久的业绩。功成不必在我,只有百姓富裕了,真正有长期持续发展的能力,才能真正的感受到幸福生活,才会赢得真正的口碑,不是做面子工程,而是要扎实的里子工程。

所以说”新官上任三把火",看这把火是着眼在表面,还是根本,也看这三把火是为个人出名而做,还是为长久发展而为,褒贬自在人心。俗话说的“新官上任三把火”,是好事还是坏事,也都看在百姓的眼里,真实虚假时间耐得住考验。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z/603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