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年间,在天山深处里,一场地底的大火悄然燃起,没有人知道这场大火是什么时候烧起来的,也没有人知道这场大火是从何处烧起来的。
当人们从深隙裂缝里看到浓烟四起时,岩隙间的火焰已让人无法靠近。好在地处在天山之中,来往此处的人并不太多。
多年之后,在看不见的大火区域里,暗火还在一直燃烧。有时偶尔会有动物闯入这个区域,在行走的过程中,会突然消失......
那年的夏天,当家的在参加工作不久,就跟着带他的师傅进山拉煤了,工地是在美丽的赛里木湖,煤矿则在六十六团。
刚参加工作不久的他,在这样的野旷天地里,完全放飞了。在排队等待的时期,他爬上一个山头,山头上光秃秃的,对于他这样的人来说,爬山抓鸟,下河捕鱼是他们那些年轻人的最爱。
就在他看到一只鸟儿从头顶飞过时,他情不自禁地追了出去,却不曾想在他迈出第三步时,他一脚踏空,原来平整的山头突然塌陷。人的本能让他在瞬间弹跳了起来,直扑到旁边的山坡上之后顺势滚到了一边。
惊魂未定的他起来之后立刻离开了山头,下来之后跟当地人打听,才知道那一片的山头下面都是常年未熄的煤矿暗火,下面早已烧空。而对于他能死里逃生,真是不幸中的万幸。用他自己的话说,那时的他年轻武功高强。
煤炭,曾经是新疆人民主要生活资料
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以前,新疆的人民无论冬夏,煤炭是他们生活里不可或缺的生活资料,一日的三餐,必须依靠火来完成。而在漫长的冬季里,新疆人必须依靠火墙来取暖。
冬日里每天的清晨,起床之后的第一件事就是生火,头天晚上的火炉如果压得好,只需将灰烬除尽,打开通风口,之后再在未燃尽的煤炭上压上新的煤炭即可。
在没有暖气之前,煤炭是在冬季来临之前家家户户必须准备充足的取暖材料,而家家户户的院子里必须有个煤棚。
我仍然记得小时候每到八九月份,家里总会买一车煤炭,那个时候几乎全家出动,一起将煤炭从车下卸下来再倒入煤棚里,这样的活通常会从上午干到下午,之后每个人都是黑头黑脸的,洗过脸的盆里通常会沉淀一层细细的煤灰。
对于养路单位来说,因为修路的工程性质,会在每年冬季来临之前停止工程,而每到这个时候,后勤要做的最重要的事就是安排车辆,为单位里的每家每户拉煤。
在天山之下,埋藏着不少的煤炭资源,不过有的大,有的少。由于新疆冬季的用煤量大,附近的煤矿产能有限,以致于每到冬天前去拉煤的车辆总会排队。
然而,在离乌鲁木齐仅40多公里的硫磺沟,已经燃烧了百多年的地火仍然没有熄灭。
硫磺沟闻名源于火,却毁于污染
百年未熄的大火已经对周围的生态环境造成了很严重的毁坏。流经此地的头屯河已被四处飘散的煤灰污染,在六十年代开始修建的头屯河水库也因为粉尘的污染几近报废,空气中的煤烟粉尘已让住在这里的人们不得不被迫搬走,除此之外,已有万平方米的草场已被烧坏。由于正处在上风口区,燃烧之后产生的废气也成为了乌鲁木齐地区的污染源之一。
而主要的,这里燃烧消耗的煤,每年达到万吨,这对于乌昌人民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损失,而对于国家来说也是资源的浪费。
灭火势在必行。
年国家终于决定用人工的力量去对抗自然的力量,计划用四年的时间将这场百年大火熄灭。从年开始,直到年的年底,终于将这场燃烧了年的地火熄灭。
这是一场艰苦的对抗,在近四年的时间里,灭火人需要不断地用推土机将沙子或碎石将裸露的地方盖起来,之后再用水和泥浆灌入地下,这样的操作看似不难,但操作起来却不简单。
然而,在经过近四年之后,终于人力战胜了自然,当然耗费也近亿元。但是这场灭火大战也让硫磺沟闻名于世。因为对于地火丛生的煤矿而言,燃烧容易,熄灭难。
被灭火之后的硫磺沟煤矿很快就成为新疆的主力煤矿。它为生活在这附近的人们提供了有力的生活保障,但同时,另一种的污染形式也在形成。
随着硫磺沟煤矿的成立,来往此地的重型大卡让沿途经过的路修了坏,坏了修,新修的路没有多久便又被轧得坑坑洼洼,之后车在通过时拉起的尘雾久久不落。沿途的头屯河污染仍然存在。
即使新疆的人民生活之中不再使用煤炭,但是各大城市里的集中供暖系统里仍然需要大量的煤。煤不过是从小家集中到了大家,而煤炭燃烧之后产生的废气和粉尘仍然困扰着城市。
深受其害的人们对于此处,嫌弃大于喜爱。曾经闻名于世的硫磺沟最终被毁于对外界的污染。
治理污染刻不容缓。
随着清洁能源的利用,煤炭也将逐渐退出历史舞台。
曾经从硫磺沟往乌昌两地奔流不停的重型大卡,如今已经越来越少,而曾经热闹的硫磺沟煤矿大门外,如今也已门可罗雀。
硫磺沟,多彩的颜色让人流连忘返
尽管硫磺沟煤矿产生的污染一直困扰着生活在这里的人们,但是它的盛名却让人们将眼光投向了它,随着人们陆续来到此地揭开它的面貌,也让越来越多的人们前来只为观看它的容颜。
硫磺沟位于天山山脉里卡拉扎祖山中,是我国最长侏罗系山脉,从昌吉的硫磺沟开始一直到石河子的南部山区,绵延百里。
在远古时期,这里还是一片汪洋大海,然而经过时间的推移,地质的演变,曾经的苍海早已不再了踪影,留下的是沉积下来的紫红色泥岩、灰绿色砾岩等,这些地层在经过了地壳运动和断裂活动之后,在不断地风吹雨打和风化剥蚀中,最终形成了这一片苍茫的山脉。
山脉的颜色或为整体的红色,或为一层红一层绿一层黄的多色,让这一带的景色蔚为壮观,绚丽奇特。
在上世纪六十年代,为备战备荒防止苏修袭击在天山山脉当中修建了一条国防公路,公路的选址正好位于硫磺沟这一片山脉当中。
在经过了默默无闻的五十年之后,终于被人发现,只有行走在这条公路之上才能将硫磺沟的这一片山脉地貌完整地看过。
五彩的山体、丹霞的地貌,只有走到这里才能感受到大自然鬼斧神工的力量。
那些悬崖峭壁、丘陵沟壑,经过雨雪的侵蚀,风霜的雕刻,让它们在我们的面前呈现出一个个如宫殿似宇庙的形状。而那些红、黄、绿、褐的色彩,更让这里色彩斑斓、绚丽壮阔。这里可以说是色彩的海洋,摄影家的天堂。
对于每一个热爱旅游的人来说,只要到过这里,便会爱上它,也会让你一次又一次地想要重回到这里。
当终有一天,硫磺沟的煤尘不再被人们吸入鼻中,当这一片的山水终于还原本来的青绿之色,这片由大自然赐给新疆的天然油画也将会以全新的面貌出现人们的面前,也只有等到那时,硫磺沟这片壮丽的景色也终将再次吸引世人的目光。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wh/16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