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是残酷的,和平是珍贵的,所以,许多人用战争中最经典的一瞬间,提醒人们要铭记过去,真爱和平。在二战中,有许许多多的经典时刻,如盟军战士冒着德国的枪林弹雨在诺曼底登陆的时刻,苏联红军攻占柏林将红旗插上德国国会大厦的时刻,还有美军在硫磺岛上艰难的竖立起国旗的时刻。
这其中,硫磺岛战役几乎是日军在太平洋战场上最后的挣扎,失去了硫磺岛以后,美军的轰炸机可以在不用加油的情况下直接轰炸日本本土,加速了二战的结束。
硫磺岛是一个距离日本东京仅有公里的小岛,长8公里,最宽处4公里,最窄处米,可以说是一个弹丸之地。而且它是一座火山岛,岛上是厚厚的火山灰,饮用水全部靠采集雨水。虽然是一座贫瘠的小岛,但它的战略地位却非常重要。
年,美军攻占南面的马绍尔群岛,但要想轰炸日本本土,必须迈过硫磺岛这座屏障。只要日军在岛上发出预警,在本土的防空力量便会提前预备,给美军轰炸机造成严重打击。而且,在岛上的日军还出动过战斗机,突击美军在塞班岛的机场,给美军的轰炸机造成了严重威胁。
为了打开进攻日本本土的门户,对美军来讲,硫磺岛势在必得。而为了苟延残喘,在本土坚守到底,对日军来说,硫磺岛断不可丢。于是,在年初,日军通过源源不断的增兵,在硫磺岛上的兵力达到了人,他们修筑了大量的地下工事、混凝土掩体,准备跟美军来一场死磕。
美军这边也不敢懈怠,到年10月,他们集结了10万大军,准备一举拿下硫磺岛。为减少人员伤亡,12月,他们对硫磺岛开展了4天的集中轰炸,但收效并不明显。日军调集了多人进行抢险维修,曾经仅用12小时就修复了机场。
轰炸未果,美军在年2月15日开始了抢滩登陆。美军11艘战列舰在侦察机的引导下,将日军在山中的重炮全部被摧毁。2月19日,美军继续出动架轰炸机进行两轮轰炸,紧接着3万人开始了登陆。为了不暴露火力,日军等到美军进入内地米内,才集中火力开始攻击,美军因此伤亡惨重。到了当天傍晚,攻势如潮的美军已经将日军围困在了岛上的折钵山。而4万美军后续部队也开始登陆了。
折钵山是硫磺岛上的一座死火山,虽然只有米高,但是在山上,日军利用山体修筑了牢固的防御体系,包括多达多个地堡和火力点。虽然被团团包围,但日军非常顽强,丝毫没有投降的迹象。双方在山脚下激战,美军利用火焰对付坑道中隐蔽的日军,许多人被烤死。为了鼓舞士气,美军决定将国旗插到山顶,但是,他们要想攻上山顶,则绝非易事。
折钵山没有能够上山的路,前期还被炸得全是碎石,只能用双手揪住能抓住的一切东西,双膝跪着慢慢攀爬而上。山上的日军已经弹尽粮绝,他们并没有投降,而是用大石头作武器,跟攀爬的美军开展最后的肉搏。经过几个小时艰苦的战斗,6名美军登上了山顶,将旗帜插在了顶峰。当时,美海军部长正好在岸上视察,看到了这一幕,他说:“这意味着海军陆战队名垂青史年。”当然,因为嫌当时这面旗子太小,他们又从山下换了一面新的更大的国旗。
攻占折钵山之后,美军继续攻占了元山机场,整个岛上地面已经看不到日军的影子。但是,更加残酷的战斗才刚刚开始,日军全部转入了地下。美军利用黄磷弹、烟雾弹,对在深洞里残余的日军开始了攻坚清缴。3月7日,弹尽粮绝的日军第二旅1余人在呼喊中对美军开展了冲击,全部阵亡。3月9日,日军千田旅团1余人也在呼喊声中冲向美军,无一幸免。
3月27日,40名日军手舞大刀,多名紧随其后,奇袭美军营地,作了最后一次冲锋,双方开展了肉搏战,美军死伤人,日军几乎全部战死。绝望中的日军最高长官栗林司令官剖腹自尽未遂,被他的参谋用刀砍死。
硫磺岛战役自此结束,日军阵亡人,被俘人,阵亡率超过95%,成为太平洋战争中日军最惨的一回。而美军则牺牲了人,负伤人,伤亡人数首次超过了日本。这个弹丸小岛上,总共近3万人战死,因此此战也被称为是“太平洋绞肉机”!
而日军之所有有这么高的阵亡率,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一是缺水。岛上没有食用水,只能靠收集雨水度日,许多人不适应岛上恶劣的环境,生了疟疾等疾病。再加上在战前,为了修筑掩体,好多人因为工作繁重、食物短缺,已经病倒了。后期因为抢水喝,日军甚至爆发了内讧,自相残杀。
二是高温。随着战局恶化,日军龟缩在温度高达50多度的掩体里,度日如年。三是饥饿。因为没有食物,许多人甚至趁夜里去偷美军的剩饭吃。有的人则在绝望中举枪自尽。四是顽固。日军最后的冲锋,几乎等同于主动送人头。
而最令人意想不到的是,竟然有两名日军侥幸活了下来,而且他们并未在年投降,而是继续躲藏在防空洞内,被美军给遗忘了。他们靠抓老鼠、螃蟹,偷窃美军遗留的粮食为生。直到年,他们偶然发现一本杂志,上面有美军和日本女人在东京的合影,这才发现战争已经结束了。年,他们向美军投降,并被送回日本。两年后,其中一个人想回来找到他隐藏的日记,回去写本回忆录。可是没有找到,绝望中,他跳海自尽。
战争早已过去,美军将旗子插上硫磺岛的一幕被定格为永恒,提醒人们来之不易的珍爱和平!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wh/45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