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隔四十余年后,秦基伟回忆起 ,自豪之情仍溢于言表,他说:“坑道挖得 的是我们十五军,否则,在上甘岭战斗中,是扛不住6万多敌人、架飞机、多辆坦克、余门大口径炮的轰击,更不可能在敌人最疯狂时,有效地保存有生力量,及时给予敌人回击!”

中国人民 总部也指出:“年的夏秋季节,我们开始转入防御作战,由于我们还没有坑道工事,敌机的轰炸和地面火炮给我军造成的伤亡是每40发炮弹可以杀伤我1人,而在构筑了坑道工事后的年1月至8月,敌人平均需要发炮弹才能杀伤我一人。”

秦基伟的战术思维活跃,他善于思考,总是思考每件事情的原因,他思维敏捷,深入,具有战略眼光。

在上甘岭大战的某一天,秦基伟在听取作战参谋的汇报时,问:“五圣山的敌人是美军的哪个部队?”

秦基伟将军(左二)

几位参谋无法回答,秦基伟非常生气,批评他们:“你们懂《孙子兵法》吗?知己知彼你们了解吗?打了这么多天,连打的是哪个部队都不知道?”

秦基伟随后下达了一项紧急命令,要求侦察部门与作战部门在三天内必须捉到一个俘虏。

果然,侦察员们三天后就抓回了一个美国士兵。秦基伟热情地请他喝茶吃点心,这位美国士兵从恐惧变为平静,然后变得安心,很快就开始回答秦基伟的提问。

秦基伟从这名美军俘虏口中了解到了这样的情况:敌军是美七师和美四十师,这两个师已有一半以上的人员死伤。按照美军每个师1.8万人,韩军1.2万人,总计3万人,现在能参与战斗的已不到1万人。

秦基伟的分析认为:“为了争夺我们两个连的阵地,敌人已经付出了2万人的伤亡代价,而阵地还在我们手中。我想,他们应该不愿意继续这样和我们消耗下去。”

秦基伟特别强调,即使他们决心再次和我们争夺,这也对我们有利,因为美国并不缺少武器,而是缺少人力,美军已经是强弩之末。

根据45师师长崔建功的回忆,那段时间,部队多次组织反击,但都未能成功。但是,秦基伟始终充满信心,他坚信,只是时间问题。

秦基伟打电话告诉崔建功,只要坑道在我们手中,只要我们大量消灭敌人的战斗力,将敌人赶下山,胜利就在眼前。

10月30日21时,第15军以第45师5个连队、第29师2个连队,在山炮、野炮、榴弹炮、火箭炮、迫击炮的支援下,对.9高地的敌人进行了大反击。

在大反击之前,秦基伟要求全军,“ 个晚上只夺取主阵地,第二天再夺取剩下的阵地。”

大家都不太理解秦军长的意图。

秦基伟解释说:我们的目标是消灭敌人的战斗力。如果我们一下子把所有阵地都夺下了,敌人就不会再来进攻。如果敌人不再来,我们就无法消灭他们的战斗力。所以,我们要取一半,留一半。取一半,成功率更高;留一半,可以吸引更多的敌人来进攻,这对我们有好处!

年10月30日的大反击,上甘岭防守部队全歼敌人两个营人,恢复了.9高地的表面阵地,阵地上堆积如山的敌尸。据观察报告,敌人正在一辆辆的搬运尸体。

在上甘岭大战爆发后,秦基伟非常重视发挥炮火的作用。他多次强调:“形成炮火优势,发挥炮火威力是取胜的关键。”

大约在上甘岭大战爆发的第三天,秦基伟给 副司令员洪学智打电话,请求这位负责 后勤的大领导,也是红四方面军的老上级,提供一些设备援助。

在年的二月, 的“喀秋莎”炮兵21师被派往朝鲜参加战争。在上甘岭战斗的关键时刻, 司令部决定将21师的炮团分配给了第15军。

秦基伟对“喀秋莎”火箭炮非常看重。他常常提醒士兵:“同志们,你们知道我们的“喀秋莎”火箭炮弹的价值有多大吗?一枚火箭炮弹就等于6两黄金,这相当于一个富农一年的收入!”

第15军的领导还记得,秦基伟会将“喀秋莎”隐藏在山洞中,没有人可以看见。每次使用“喀秋莎”,秦基伟都会反复强调要选择合适的发射位置,掌握正确的发射时机,确保发射的安全。

在上甘岭大战的后期,火箭炮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秦基伟的运用和指挥使得步炮协同更为完善, 的炮火造成了美军70%的伤亡。

第15军的炮兵主任靳钟回忆说,每次反击前,我们的假阵地都会遭到敌人的炮击。发射后,所有真正的阵地也都会被敌人破坏,而我们的“喀秋莎”早已经转移到安全地方。

在整个上甘岭战役中, 的炮兵部队成功消灭了名敌军,这占到了总消灭敌军的一半以上。

炮兵部队的援助,极大地提振了坑道部队的战斗士气。从10月21日至29日,坑道部队共组织了次出击,消灭了多名敌军,夺回了7个阵地。

每当敌人尝试报复并围攻上来时,坚守坑道的 部队只需要通过无线电呼叫“张庄!我是李庄!有苍蝇蚊子爬到门口了,快来帮忙!”这样的暗语,不到两分钟,成群的火箭弹就会从五圣山的前后方呼啸而至,炸得敌人无处躲藏。

美国士兵原本就对大炮有着深深的恐惧,后来一听到 的火箭弹飞来,他们就会恐慌逃跑。

此役“联合国军”伤亡人,伤亡率在40%以上;远超美国人在太平洋战争中的硫磺岛战役中的32.6%。秦基伟曾感慨:“上甘岭战役是我一生中最残酷的战役。”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wh/57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