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 治疗方法 http://m.39.net/pf/a_4527534.html

在很多二战老兵的回忆录之中,对挖战壕这个工作印象深刻。当时无论是的哪国的士兵,在打仗过程中一旦有空就要挖土,以国军为例,在纪录片《远征军回忆录》里,士兵回忆挖战壕的工作苦不堪言,长官要求:打仗前要先挖土,浅的要挖深,深的要挖通,挖通后要加固,等加固完了军队也该开拔了,去下一个地方继续挖。

战壕成为陆地战争的主要战术,其实是19世纪战争形态变化的产物。近代最早的热武器战争是排队枪毙模式,因为那个时代的燧发枪准确度很差,只能让士兵站成一排齐射,来提高命中的准确度。当时的战争是极为残忍的,士兵挺起胸膛迎接炮弹和子弹,躲都没处躲。美国南北战争就是燧发枪时代,这次内战的伤亡比美国在二战还要大。

后来有膛线的来复枪问世,枪械的准确度大大提升,陆战就慢慢告别了排队枪毙。士兵们依靠散兵坑保护自己,用步枪精确射击杀伤敌人,散兵坑后来进化为战壕,堑壕战最终在一战成为主流战术,并且在二战时依然是陆军阵地战的主要战术。

挖战壕是个体力活,但是士兵们为了保命,人人都得会土工作业。在抗日剧《亮剑》里,日军山崎大队在偷袭根据地成功后被八路军追击,日本士兵迅速挖战壕固守高地,让人们的印象十分深刻。那么,二战士兵挖战壕的速度到底有多快,战壕又是怎么个挖法呢?

一、战壕的历史

战壕出现在战场上已有多年的历史,其原型是欧洲步兵躲避子弹的散兵坑。这些坑里的士兵不用参加列阵枪毙,他们可能是炮兵观察手或者装备手榴弹的掷弹兵。当时的散兵坑大多并不用挖掘,而是战场上被炮击后炸出的深坑,能容纳一两人蜷缩。

随着热兵器的进化,19世纪中后期全世界进行了热兵器革新,来福枪的出现,让单兵的杀伤力大大提高。美国南北战争后期的彼得斯堡战役中,就出现了人类史上 次的堑壕战,自此战壕成为陆上战争的主要形式。

▲一战布满铁丝网的战壕

但战壕真正成为陆战主角,是在血腥泥泞的 次世界大战。战壕和刺刀、铁丝网、重机枪就是一战的代名词,协约国和轴心国士兵在战壕中吃喝拉撒,躲避对方的火炮袭击,军官一吹哨子就拿着步枪冲锋,被马克沁机枪一波一波收割……

一战的战壕非常复杂,从功能上分为前线的战线战壕,第二线的备用战壕,第三线的医疗和物资、指挥战壕, 面则是炮兵阵地。这些战壕长度从几百米到几公里不等,加上多重的备用壕和铁丝网组成阵地。在一战时,虽然已经有挖战壕的战壕机出现,但是大部分还是人力慢慢挖掘。

根据当时军队训练科目,一个英国士兵一小时的土工作业,要挖掘1.2立方米的土。英国士兵人花一个下午5小时就能挖掘出米长的战壕。当然,这是理想状况,若是遇到岩石或者是坚硬地面,时间就会延长。

二、士兵不是挖掘机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战壕依然是陆军主要的阵地战术,尤其是在机械化程度较低、以步兵火力为主的亚洲战场,挖战壕是坚守阵地和躲避炮火的 方式。抗战时中国士兵极其善于挖战壕,在大会战之前会集体挖土,《远征军回忆录》的回忆就是当时中国士兵的日常。在老电影《三毛从军记》中,还有国军士兵挖战壕多挖一尺,让日军掉进去出不来的桥段,颇为搞笑。

挖战壕也分紧急和不紧急,在不紧急的情况下是士兵全员上阵的,《硫磺岛家书》中的日军居然在硫磺岛坚硬的火山灰上挖战壕,士兵们累到体力不支,甚至有人因劳累病死,这是符合当时历史的。

▲《硫磺岛家书》日军挖战壕的情景

但如果是短兵相接的紧急情况,比如和敌人不期而遇,或者陷入敌军的追击,这时候可没有多少时间给士兵慢慢挖战壕。在紧急情况下,士兵只需要在10分钟内快速挖掘隐藏自己的散兵坑,也被称为半身坑。士兵将浮土垒砌起来架起武器,身体只要能在坑里卧倒或蹲下就够了,坑深在40厘米左右。

▲ 中, 的散兵坑

就是这40厘米的深坑,在紧急时刻能拯救一个士兵的生命。在交火结束之后,士兵应该快速撤离战场,要是被命令驻守阵地,那么士兵们马上要开始扩建散兵坑。全体士兵要在一小时内把这个40厘米的坑挖掘到1米到1.5米,可以弯腰站立不被攻击。如需进一步挖掘,则需要将坑道贯穿,使其变成能行走的壕, 向斜下方挖一个小洞来躲避炮火,这个工作可能需要一天。

这些战壕再扩张,就需要工兵的配合,用沙包和木板加固,战壕深度要在2米左右,宽度能让两人通过,这才是完全版的战壕。当然,这都是在时间和空间允许的情况下才能施工,而且还要考虑士兵的体力。毕竟人不是挖掘机,连续土工作业五到六个小时,如此大的劳动量会让士兵筋疲力尽,如果发生突然的袭击,士兵可能会没力气投入战斗。

▲二战时的机枪战壕模型

三、山崎大队能有多快?

然而,就算在二战,挖战壕依然主要依靠人力,士兵的挖掘工具只有工兵锹。这把长度在半米左右的铁锹这是陆军士兵的好伙伴,它可以当近身武器,也可以用来挖掘散兵坑和战壕。士兵们挖战壕是保命的手段,千万马虎不得,但在电视剧《亮剑》之中,日军山崎大队的战壕看起来实在是乏善可陈,属于战壕的低配版。

日军山崎大队若按照二战日军编制计算,有士兵1人左右,这些人要是按照英军的土工作业标准,一下午足以挖出一公里长的战壕。但是当时山崎大队被八路军追击,时间肯定紧迫,从剧照来看,山崎大队的战壕深度显然不到1.5米,剩下的加固也不存在,基本就是用一条蜿蜒的交通壕隐藏了所有士兵而已。

剧照可以看到,后面的迫击炮兵就在地面上攻击,前后相距也就十米左右,山崎指挥部是用沙包垒起来的射击台。联系到当时日军和八路军交战的地方是晋西北,这里的黄土土质是比较松软的,容易挖掘。综合来分析,日军很可能在两小时内就能挖出让1名士兵挖出隐藏身体的交通壕,虽然不算豪华,但是面对没有重武器的八路军来说绰绰有余了。

缺乏重武器的八路军无法对山崎大队的战壕进行攻坚, 李云龙使用掘进挖土的方式靠近日军,用满天的手榴弹送山崎大队上西天。当然,八路军战士的掘进速度也是可圈可点的,但是这种战术太过理想化,在真实战场上很难展开。

本文作者:商学野

参考资料:1、《漫画轻兵器之二十一一战时期堑壕战》,周辉2、《死亡迷宫——战壕战》,子城、马亮、刘吉国3、《一场影响欧洲百年的战役——年凡尔登战役中的炮战、空战和堑壕战》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l/25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