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王逸《九思·哀岁》:“神光兮熲熲,鬼火兮荧荧。”
宋陆游《老学庵笔记》卷四:“予年十余岁时,见郊野间鬼火至多。”
在夏季的夜晚,如果走在荒地里,有时候会发现一团绿莹莹蓝幽幽的光在飘荡。且埋葬过死人如坟地之类的地方,更是容易出现这种现象。因此,民间常把这神秘的火焰,称为“鬼火”,认为是鬼怪作祟。
事实上,这是白磷气体磷化氢在空气中自动燃烧的现象。
磷在生物圈内的分布很广泛,广泛存在于动、植物组织中,也是人体含量较多的元素之一。约占人体重的1%,成人体内约含有-g的磷。
当人体停止生命活动后,躯体腐烂,并会产生各种化学反应。这时候,身体中的磷会由磷酸根状态转化为磷化氢。磷化氢是一种气体物质,燃点很低,只有四十度,在常温下与空气接触便会燃烧起来(化学式:Ca3P2+6H2O===2PH3+3Ca(OH)2,PH3+2O2===H3PO4),并发出蓝色的光,这就是磷火,也就是人们所说的“鬼火”。夏季温度高,容易达到燃点,所以“鬼火”现象常见于夏季。
说起来,磷的首次发现,确实是在人体……的体液……中。
中世纪的欧洲,痴迷炼金术,想要“点石成金”。当时的学术大家,如培根、牛顿、等人也均涉足过炼金术研究。不过,论到痴迷,当时德国汉堡的一个商人亨尼格·布朗特(HennigBrand)可谓其中之最。
在花费了大量金钱和人力都失败之后,布朗特忽然灵机一动:既然人体排出的尿液是和黄金相同的黄色,是否能通过尿液炼出黄金呢?于是,亨尼格·布朗特派人从各地搜集了近升的尿液…………
在一系类折腾,如露天放置,或者加入木炭、石灰石后放到容器里加热等操作之后,布朗特无意中发现,强热蒸发尿液之后,可以得到一种像白蜡一样的物质,在黑暗的小屋里闪闪发光。
布朗特当时并不知道自己发现的物质是单质磷,可那神奇的蓝绿色的火光却令他兴奋得手舞足蹈。他发现这种绿火不发热,不引燃其它物质,是一种冷光。于是便把这种物质命名为kaltefeuer(德文,冷火)。
几年后,生活困顿的布朗特将单质磷的制作方法以个银币出售给了化学家克拉夫特(DanielKraft),人们才逐渐明白原来单质磷竟是炼尿得到的。
英国化学家波义耳发现在用尿液提取磷的过程中,向尿液加入沙子可以提高磷的生成效率,这一反应的方程式为:4NaPO3+2SiO2+10C→2Na2SiO3+10CO+P4
年,波义耳第一次用磷点燃了一端带有硫磺的木棒,这被认为是现代火柴出现的开端。
现代化工业发达,提取磷元素也采用了更科学完善的方法。工业上普遍将一定比例的磷矿粉、碳粉和石英砂在电炉中加热至到度,反应得到的磷蒸汽经静电除尘后通入冷水中析出,从而得到单质磷,该反应方程式为:2Ca3(PO4)2+6SiO2+10C→6CaSiO3+10CO+P4
磷的发现虽有点“污”,但它的用途却十分广泛,不容忽视。除了对人体的生理健康至关重要外,由磷的化合物组成的磷肥还能促进植物的代谢发育,提高植物的抗旱性和抗寒性。此外,磷在军事上也有应用,如MK·77白磷炮弹。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hl/28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