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初十,北斗七星的斗柄指向西南方位太阳黄经也到了度,这个熟悉的角度和方位,什么日子呢?是的,今天便是立秋了。

夏天的结束,秋天登上了舞台,大自然茂盛繁华的万物都开始敛去锋芒了,而在老人眼里,立秋的这天可不仅仅停留在日历上,在这天可是有必须的五件事要做的。

据说做了这五件事,往后的日子“不富也添喜”,这又是什么说法呢?这五件事又是哪五件事呢?今天就让我们来仔细了解一下吧。

01饮井华水戴楸叶

这立秋的这一天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饮井华水,这乍一说还是挺让人费解的,什么是井华水呢?

井华水其实就是一种井水,我们在平常生活中或者影视剧里面都经常见得到的,那你真的了解井水吗?

我们平常所说的井水就是地下水和地表水,地下水在岩石的缝隙里面流动,在这个流动的过程中,岩石过滤了地下水,而地下水在流动的过程中,还是自身带上了矿物质,所以人们在饮用井水的时候还能补充矿物质。

不仅如此,古代时候的人们还用井水止血,比如被狗咬了出血的话,就用井水洗一洗,有时候胃痛,反胃的话还会煮井水或者用井水熬药喝。

可见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井水都是人们重要的饮水来源和生活必备品。

而我们今天所说的井华水,作用要比普通的井水更加多,李时珍在本草纲目里面记载过,早上太阳升起来的时候,从井里面第一次汲取的井水,就叫做井华水。

都说是第一次汲取出来的了,每天都去的话,都是很珍贵的,而井华水的珍贵之处,并不仅仅在于每天清晨的第一捧,他的功效也是杠杠的。

不仅可以安神,让人心神都平静下来,还可以清热,医院里大几百块钱开的安神补脑液和连花清瘟胶囊,但是话虽如此,平时如果真的生病感冒了还是要去看医生。

而更加神奇的是,水也不都是完全一样的,什么意思呢?其实是由于气候和地质的不同,水的效用是有区别的。

比如说,用蜀地的江水去洗锦缎,锦缎就是非常柔软的,而且色泽非常鲜艳,再比如西北的山里面富含硫磺,所以那里的水可以治疮。

而在立秋这天饮井华水,先是为了“助阴”,因为秋天到了,阳气越来越弱的同时,阴气也越来越盛了,所以要助阴。

而第二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为了让人们能更加适应即将来临的立秋的气候。

而这立秋必须要做的第二件事,就是戴楸叶。

大多数人应该都不知道楸叶是什么东西,其实,楸叶是一种中药,能消肿排毒,得了肿疡或者痔疮等病,在治疗的时候都会用到它。小孩子如果头上有白秃,把楸叶摘下来捣成汁,涂在头上,就可以治疗。

那么为什么要在立秋的这天摘楸叶呢?在宋朝的时候有报秋的习俗,所谓报秋,就是在立秋的这一天,宫里的人把种在盆里的梧桐搬到大殿里面,等到时辰到了,官员喊一声“秋来了”,这时候梧桐落下来几片叶子,就是报秋。

而楸树的“楸”和秋天的“球”发音又是一样的,所以戴楸叶就是为了迎接秋天,老人们都说,在立秋的这天戴楸叶,在这一整个秋天都是平安的。

02躲立秋贴秋膘

第三件事是“躲立秋”,这三个字一出来就让人有些不理解了,为什么立秋要躲呢?躲什么呢?

其实是因为在立秋的时候,正好是阳气最强的夏天结束的时候,这就意味着,立秋的时候,阳气开始结束,而阴气开始旺盛了,这时候也是磁场很强的时候,所以要“躲秋”。

那要怎么躲呢?其实就是躺在床上不出门,而因为阳代表的是男人,阴代表的是女人,立秋这天阴气来临,所以男人才需要躲秋。而女人也被要求在这天不能回娘家。

第四件事贴秋膘,这就比较好理解了,用嘴贱的一个字,就是“吃”,而且要吃肉,补膘。

我国的中医讲,春天夏天要养阳,到了秋天冬天呢,就要养阴,特别是在秋天。

因为刚刚经历了炎热的夏天,我们现在也正经历着酷暑,都很明白那种天气太热没有食欲的感觉,而冬天天气寒冷,需要更多的能量来抵御寒冷,所以秋天更要补充能量。

炖肉、酱肘子、红烧肉、红烧鱼,不同的地方习俗不同,所以贴秋膘要吃的食物也不太一样。

03称秋水测秋雨

测秋水就是称水的重量,什么水呢?雨水。哪里的雨水呢?黄河的水。

根据黄河水的含沙量,去判断降水量,而现在科技发达,我们测量降水量已经不用去测黄河水的含沙量了,不过这个办法于当时的人而言已经是非常智慧的了。

如果秋天的水比夏天的多,就说明雨水是比较多的,但是如果秋天的水更少,就说明天气更可能会干旱。

04后记

从阴阳的角度到人体能量的需求,再到祈求风调雨顺,不得不说,我们的祖先对待这种事情都是非常讲究的,仅仅一个立秋就有这么多的说法,实在是严谨。

但是随着时代的进步,类似于这样的习俗也渐渐被遗忘和不重视了。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hl/32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