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清宫戏火爆荧屏《甄嬛传》、《如懿传》、《延禧攻略》、《步步惊心》……无不以大清皇家后宫勾心斗角和朝廷斗争为背景,虽然都根据史实资料改编,但杜撰内容还是非常多的,这也使得观众们在看清宫戏时,反而对清朝的几大谜团愈加迷惑。
我们先简要了解下大清的那些谜团,大清虽是我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王朝,距离现代人时间较近,史料也相对丰富,但不免还有很多谜团,例如孝庄太后是否下嫁多尔衮,顺治皇帝是否出家还是得天花而死,光绪皇帝之死案等等,这里有一个皇帝自己就占了两个谜,他是谁呢?
他就是雍正皇帝,雍正皇帝继位之谜,以及雍正皇帝之死案一直是史上最大的悬案之一;雍正继位之谜,随着博物馆内大清由满文和汉文同时书写的圣旨曝光后,雍正继位之谜基本解开,纯属是小说家的杜撰,根本不存在篡位之事;但是另一个谜团,雍正究竟是怎么死的,至今仍然是一个谜。
雍正之死,为何会让后世人浮想联翩呢?主要是雍正驾崩之前,身体没有任何征兆,从发病到去世仅仅用了不到三天时间;雍正活了58岁,在古代虽然不算短命,但对比父亲康熙活了69岁,儿子乾隆活了89岁,这不能不让后世人猜想是死于非命。
随着近年来,清宫档案的解密,其实雍正在猝死之前,在史料上可见倪端,《清实录》记载,雍正驾崩前两天,即年8月21日“丁亥,圣躬不豫,仍办事如常”,雍正身体有些不舒服,但症状不明显,仍然坚持办公;第二天“疾大渐”,疾病迅速加重,在御医的抢救下也仅撑一天,就到了弥留之际的地步了,时间如此之短,自然会引起后世人的猜测。
关于雍正的死亡不外乎几种原因?第一个原因,影视剧中多数渲染,雍正是被吕四娘杀害的,基本动机就是为家族报仇,因为当年的吕留良文字案,雍正诛灭了吕家,只有吕四娘逃了出来,后来拜师学艺,入宫报仇;其实这个很难经得起推敲,吕留良是由李卫亲手督办了,李卫办事很严密,吕氏家族男女老少都被监禁,甚是连坟墓都在监视之下,吕四娘怎么可能插翅而飞;即使进入宫中,如何躲过武功高强的大内侍卫层层防护,这个原因首先被排除。
还有的原因说是,雍正操劳成疾累死的,雍正是我国史上少有勤政皇帝,一生批阅奏折达到数万件,批阅字数多达千万字,那时候可都是毛笔字,书写时间是很慢的,他每天就休息几个小时,保不齐会造成心脏过劳造成的猝死可能;史学家认为,这个可能性也不大,因为雍正身体一向健康,没有任何疾病征兆。
除了以上说法外,还有更离奇的,雍正是被宫女所杀的,这个就更扯淡了,不足讨论;众多的传说和野史都不足为信,口说无凭;随着史学家对清宫秘密档案资料深入研究,他们发现了一个与雍正之死有关的记载;让我们来看看最权威的资料清宫档案是如何记载的?
这本秘档就是《活计档》,清宫《活计档》是清宫内务府账本,专门记载皇宫日常用品登记、采购和花销的,对于皇帝所用的东西,出于安全和追溯源头起见,记录的都极为详细,不敢有一丝虚假。
这个账本披露了一些内容,对解开雍正之死这个谜团有莫大帮助,其记载年(雍正八年),11月17日,应内务府总管海望、太医刘传芳共同要求,将公斤桑柴和公斤白炭,送往圆明园秀清村;12月7日,总管海望和太医刘传芳,又向圆明园秀清村送去铁火盆罩一件,公斤红炉炭;12月15日,又向圆明园送去矿银10两,20公斤黑炭,公斤精煤;12月12日,公斤白炭,公斤渣煤……。
以上记录物品的只是冰山一角,据统计,雍正在位最后五年间,共下旨向圆明园运送煤炭就有吨,还有大量矿银、铜矿、铅矿、硫磺、木炭等物品,这些东西结合在一起,明眼人都能看出干什么用的,宫廷取暖只能用木炭和煤矿,用不着那些矿物质,多数专家学者认为,这些物资是用来大规模炼丹用的。
《活计档》还记载,就在雍正死前12天,圆明园还要求进购斤黑铅,铅这个物质大量服用或者长期服用可使人中毒而死,就在这些物质运进去不久,雍正就突然死去了,专家学者经过研究认为,雍正之死与这些物质绝不是偶然巧合。
无独有偶,雍正驾崩后,乾隆的一系列反常表现,欲盖弥彰反而更印证了专家的推测;雍正死后第二天,乾隆下旨驱逐张太虚、王定乾等多名炼丹道士,并且正告,这些道士“大行皇帝的一言一行,在外面都不要说出,否则一经查实,立即正法”;乾隆还解释到,雍正将道士养在圆明园是为了图好玩,并没有服用一粒丹药,乾隆匆忙掩盖此事,一是在国丧期间,不便滥杀,二是防止消息走漏给父皇抹黑,很明显这是“此地无银三百两”的做法,真是越抹越黑。
此外,从雍正给大臣奏折的批语中,可以看出他经常服用一个名叫“既济丹”的药,还把这个药当作礼品赏赐给田文镜等大臣;结合以上的资料,可以判定这种药就是所谓的“丹药”。
雍正之死这个困扰百年的秘密,如今被一份秘档解密,雍正是长期服用丹药而死的,服用丹药而死的人,大有人在,例如唐太宗李世民,明朝嘉靖皇帝,明朝朱常洛皇帝等等,但是毕竟吃丹药而死是一个比较隐晦的死因,是上不了台面的,也是不光彩的事,所以乾隆就遮掩这件丑事,皇帝发话了,难怪史料不肯记载,从而造成了百年历史谜团。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l/4410.html